6.4沟通能力的演进
目录介绍
- 01.什么是沟通能力
- 02.乔哈里视窗模型
- 03.女性思维沟通法
- 04.高效倾听的模型
- 4.1 理解高效倾听模型
- 4.2 应用高效倾听模型
- 05.非暴力沟通模型
- 5.1 何为非暴力沟通
- 5.2 非暴力沟通框架
- 5.3 确定问题域
- 5.4 非暴力沟通战略
- 5.5 如何去运用战术
- 06.沟通中提问技巧
- 6.1 封闭式问题
- 6.2 开放式问题
- 6.3 引导式提问
- 6.4 反问式提问
- 07.三明治的沟通法
- 7.1 什么是三明治沟通
- 7.2 三明治沟通操作
- 7.3 不要一味地批评
- 08.螺旋推进沟通法
- 8.1 构建安全氛围
- 8.2 构建共同目标
- 8.3 分析当前问题
- 8.4 交流解决方案
- 8.5 达成最后协议
- 8.6 沟通效果的划分
- 09.有效说服的模型
- 10.六原则提高沟通
- 11.共情沟通的模型
- 12.SCQA沟通的模型
- 13.FFC赞美的模型
01.什么是沟通能力
- 人类是社会动物,人与人、人与群体通过“沟通”传递信息和情感。沟通可以获取或传递信息和知识,也可以促成一致观点或协议,最重要的是有助于情感管理。
- 街头大妈们家长里短地唠嗑,能不能叫“沟通”?大学课堂上教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课,能不能叫沟通?
- 大妈聊天漫无目的,最多是“多向信息交流”,不是“沟通”;教授讲解虽有目的,但如果没有跟学生互动,那也不算是“沟通”。
- 什么是沟通呢?沟通是“有目的的多向信息交流”。沟通的方式一定是谈话吗?不是,能交流信息即可,不拘泥于形式。
- 在沟通过程中要时刻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沟通是有目的的:你的初衷是什么?你现在的行为和言语有没有妨碍你完成你的初衷?沟通是多向信息交流:你有让对方了解到你的真实想法吗?你了解到对方的真实想法了吗?
02.乔哈里视窗模型
03.女性思维沟通法
3.1 看一下背景
- 生气的理由有千万种,但吵架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是在宣泄情绪。所以,气头上的姑娘,你多说讲一句大道理都是火上浇油,你稍微大声点说话就是在凶她!
- 这时候她更多的是需要被哄,被道歉,被亲亲,被抱抱,被理解她有可以生气的“偏爱”。
- 等那股气下头之后,才是双方共同解决问题之时,明事理的姑娘,不会让你哄太久,也不会逃避问题。
3.2 为何哄她无效
- 在女生生气的每一个瞬间,总有“正义使者”加身的男友,试图讲道理、分对错、明是非。
- 不证明是女友无理取闹不罢休,或者用男生理性思维想要,弄清缘由,当场解决问题,结果当然是无效啦。
3.3 做到有效沟通
- 第一步:首先接纳她的情绪,并舒缓她的情绪。说白了就是先哄,给她一个抱抱,让她冷静下来。 情绪上头真心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时机。
- 第二步:其次问清生气的原因。任何矛盾都有导火索,也许是针对事情本身,也许是对过去旧账的延伸,也许是情绪的累积,等她冷静下来,愿意沟通时候,双方再好好沟通谈心。
- 第三步:最后才是寻求解决方案。问题摆在眼前,双方的共同目的就是怎么一起解决问题,如何在未来规避同样的问题,而不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 最后时刻记住,吵架只是情绪宣泄,不是解决方式。为了甜甜的爱情能安稳着陆,男生女生都要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努力,真诚沟通,双向奔赴。
04.高效倾听的模型
4.1 理解高效倾听模型
- 高效倾听模型是一种帮助人们提高倾听效果的框架或方法。在高效倾听模型中,倾听不仅仅是听到对方说话的内容,更是要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情感、需求和意图。
- 高效倾听模型通常包括多个方面,例如注意对方的语气、语调和身体语言,以及积极回应和反馈。
image - 高效倾听模型的应用可以提高人际交往的效果,帮助人们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联系和合作。通过倾听,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期望,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和达成共识。
4.2 应用高效倾听模型
- 高效倾听模型的应用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过程,旨在提升我们的倾听效果,从而更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应用高效倾听模型的建议:
image - 保持开放和专注:高效倾听首先要求我们保持开放的态度,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对方身上。避免分心,比如看手机或想其他事情,确保自己能够全神贯注地听取对方的观点和感受。
- 使用积极的身体语言:身体语言在沟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面向对方、点头表示理解、保持眼神交流等积极的身体语言,我们可以传达出对对方的尊重和关注,从而鼓励他们更加开放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 避免打断对方:在倾听过程中,我们要尽量避免打断对方,即使我们不同意他们的观点或想表达自己的想法。给予对方充分的时间来表达,尊重他们的发言权和思考过程。
- 反馈与确认:在倾听时,适时地给予反馈和确认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思。可以通过复述对方的话、提出疑问或总结对方的观点来确认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 理解和共情:努力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感受,尝试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共情,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对方的真实意图和需求,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沟通。
- 记录和总结:在倾听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记录关键信息或对方的观点,以便在沟通结束后进行总结和回顾。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对话内容,并为解决问题或达成共识提供有力的支持。
05.非暴力沟通模型
5.1 何为非暴力沟通
- 非暴力沟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NVC)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Marshall Rosenberg)创立的一种沟通模式和冲突解决方法。
- 它旨在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理解和合作,以及解决冲突和建立互惠关系。非暴力沟通的核心理念是,每个人都有基本的人类需求,而冲突和问题通常是由于这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
- 通过非暴力沟通,人们可以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以及如何倾听和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包括: 1.观察:观察客观事实,避免评判和批评。 2.感受:表达自己对观察到的事物的感受,而不是陷入情绪化或指责。 3.需求:识别和表达自己的需求,以及他人的需求。 4.请求:明确地提出请求,以满足自己和他人的需求,而不是使用要求、命令或威胁。
- 通过运用这些要素,非暴力沟通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更深入的沟通,增进彼此的理解和共情,解决冲突,并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
- 非暴力沟通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个人关系、家庭、工作场所、社区和国际冲突等各个领域。
5.2 非暴力沟通框架
- 整体上,整本书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
- 问题域:在日常沟通中,常见的“暴力沟通”有哪些?也即是:疏离生命的语言。
- 战略域:非暴力沟通的理论和技巧,包括: 目标:与人建立连结;核心:同理心;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 战术域:作者将非暴力沟通应用到了六个场景,将这六个场景分成三类,分别是:面对自己、面对感受、面对矛盾。
5.3 确定问题域
- 每天我们都在与人(自身或他人)进行沟通,在沟通中,我们很容易就说一些产生问题的语言,让人与人产生隔阂,甚至矛盾冲突。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 道德评判:是说使用一些所谓的道德标准去分析、指责、批评他人,给人贴标签,甚至辱骂他人。这无疑是会让对方很不舒服,甚至直接产生反抗情绪。这也是在疏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推卸责任:将原本属于自己责任的事情推卸给对方、第三方或者一些模糊角色等,也就是通俗地讲“甩锅”。这也是会疏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
- 做比较:将自己或他人与其他人进行比较其实是很伤人的。比如说,我们小时候就经常听到父母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对小孩来说,其实是很受伤的。
- 要求:要求是说对自身或他人的期许,期待,且当期许没有得到满足时,可能会用道德等去指责对方,甚至谴责、惩罚对方。
- 图
5.4 非暴力沟通战略
- “非暴力沟通”的目标是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连结。连结是说人与人之间真诚、心与心的联系。那么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方法就是“非暴力沟通”。
- “非暴力沟通”是说,在沟通时,采用“同理心”,对自身或他人进行不带评论的观察;感受内心;感知最原始的需要;针对需要,说出并满足需要的请求。
5.4.1 保持同理心
- 同理心:在倾听他人前,我们就要清空先入为主的想法,全身心地聆听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 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反馈”、“复述”他人的意思。在他人感到真正被理解后,再来关注解决方案或者提出请求。
- 要做到同理心其实并非那么容易,因为需要我们完全抛弃自己内心的起伏、过往的经历,不含任何杂念,只是纯粹地倾听。
5.4.2 不带评论的观察
- 观察:不带评论的观察,观察是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嗅觉闻到的、触觉感觉到的;而评论是经过了内心对这些输入的二次加工,是经过大脑处理的。
- 如果我们去评论他人的时候,他人一般会产生抗拒的心理,所以想要与他人开始连结就需要去“不带评论的观察”。
5.4.3 感受
- 感受是一个人内心对事情/事物的反应。我们可以用一些词汇去表达我们内心的积极或消极感受。这些词汇可以帮我们更好地去表达感受,从而协助建立连结。同时,也要允许自己表达感受、袒露脆弱等。
- 感受和想法、评论、诠释观点等是不一样的。感受是内心的一个状态,更多是一种情绪;而想法、评论、诠释是对某一个事情/事务的思考、态度、认知等;
5.4.4 需要
- 需要:一个人存在消极感受,是因为他的某个需要没有被满足。人需要沟通是因为想让需要被满足。在沟通过程中,一个重要中间过程就是挖掘对方的需要,如果能够知道对方的需要,那么则可以采用对应的后续动作(请求)。
- 当我们听到他人不中听的话(他人需要没有被满足)的时候,我们有四种态度: (1)指责自己; (2)指责他人; (3)体会自己的感受与需要; (4)体会他人的感受与需要;
- 评论、批评、分析和论断他人,都使我们疏远自己的需要和价值观。而如果我们能够直接说我们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他人就能够对我们做出善意的回应。
5.4.5 请求
- 非暴力沟通的最后一步是按照对方的需要提出合理的请求。这里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而不是要求。
- 请求和要求的最重要的一个区别是:
- 请求:如果对方拒绝或者需要不被满足,是不对对方产生压力、惩罚等不良后果的,也就是对方主动愿意提供的支持或帮助;
- 要求:如果对方拒绝或者需要不被满足,则会对方产生压力、惩罚等不良后果的,也就是会让对方感觉到被动支持,或者“不得不”支持的感觉。
- 除此之外,我们在提出请求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在提出请求之前,最好阐明请求的目的;主动诚恳有意识地提出请求; 采用正向积极的语言提出清晰、具体的请求,而不是模糊不清的请求;如果有必要,可以邀请对方复述请求;
5.5 如何去运用战术
- 理论上,非暴力沟通可以应用到所有的场景下。书中主要讲述了以下六种场景的应用,重组成三类。
- 面对自己:我们要爱自己,宽待自己,尊重内心想法,并协助他人;
- 面对感受:利用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赞美和愤怒;
- 面对矛盾:利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调和纷争,必要时采用强制力;
5.5.1 爱自己
- 善待自己可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课题。当自己犯错误时,我们应该对自己进行“哀悼”和“自我宽恕”来看清自己,而不是对自己进行道德绑架。
- 在评价自己时,如果采用“自己的哪些需要没有被满足”,我们就可以避免生活中的压抑和愤怒。
5.5.2 解放自己,协助他人
- 当我们有抑郁等负面情绪时,我们也要同理自己,专注自己或他人心理真实的需要,创造更加平和的心境。
5.5.3 表达感激与赞赏
- 当我们对他们想表达感激或赞赏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组织:
- 行动:对方做了什么给我们带来了贡献;
- 结果:我们有哪些需要被满足了;
- 感受:因此,我们产生了什么样愉悦感受;
- 通过这种组织方式,我们可以让对方感受到我们诚意的感激。
5.5.4 表达内心的愤怒
- 我们感到不悦、愤怒是因为我们的某一个需要没有被满足。而他人并不会对我们的愤怒负责。 当真实遇到愤怒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 (1)停下来,深呼吸;
- (2)辨识脑海的评判性的想法;
- (3)连结自己的需要;
- (4)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未被满足的需要。
- 因为如果我们可以把自己的需要说出来,则他人更容易做一些善意的行为。
5.5.5 化解冲突,调和纷争
- 在解决冲突时,不应该去讨论事件、策略或妥协,而是首先集中注意力找到双方的需要。但是如果想要双方都愿意表达出需要,则首先需要对双方进行同理(观察、感受),确保他们的痛苦能够被听到。最后,在了解双方的需要后,我们再去制定策略等。
5.5.6 为了保护使用强制力
- 在一些没有办法控制(迫在眉睫)或者沟通的情况下,我们也要采用必要的保护性强制力。这是为了防止人们受到伤害或者不公
06.沟通中提问技巧
- 会提问的人通常都是沟通达人,他们可能在沟通时说话不多,但往往能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让你打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所以,善于提问的人才是真正引导沟通方向的人。
- 一般来说,提问的方式有四种,不同的场合、环境、目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
- 封闭式:你同意这个方案吗?我们能按期完成这个任务吗?
- 开放式: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 引导式:如果资源的问题解决了,你第一步打算怎么做?
- 反问式:我想问一下,这个需求开发排期是怎么样的?那业务的运营节奏是怎样的呢?
6.1 封闭式问题
- 什么叫做封闭性问题。就是在问题当中给了对方一个选择,让对方非此即彼,只能选择“是”或者“不是”,“有”或者“没有”,“好”或者“不好”等等。
- 比如,“你喜欢吃橙子吗?”这就是一个封闭性的话题,因为对方只有“喜欢”或者“不喜欢”两种选择。
- 不要问封闭问题。问对方的问题大多数都是封闭式的话题,让对方只能从我们给出的选择当中进行回答。聊天当中,很多时候我们问对方的问题,其实都是一个封闭的问题。
6.2 开放式问题
- 破除聊天当中傻瓜式的选择。开放性话题则是让对方主动说出来,而不是被动的选择,开放性话题让对方有更多表达的可能,而不是在已经给出的选择当中作出简单的回复。
- 比如:“看你去了那么多地方,你最喜欢的是哪里呀?”。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它更容易让对方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甚至说出喜欢的理由。
- 尽量用开放性话题去探索寻找,不要给对方限定范围,让他只能被动从当中选择。让我们的思维从一个封闭的空间进入到一个开放的空间,也是给生活重新开了一扇门。
- 很多时候,朋友开心地说去动物园玩的好开心呀,得到地回答有以下几种。虽然也算是积极回应,但是这样的情况下经常就把天聊死了。
- 1、哇!你去动物园了啊!真棒!2、真的啊!动物园玩的好嗨。3、真的啊!那你有没有看到大象啊,怎么样好看不?
- 当别人打开了一个话题,让对话流动起来,多进行情感呼应、运用社交语言和开放式提问,让对话生动起来。正确的积极回应可以这样:
- 社交语言(非语言反馈):自然地表达兴趣,放下手中的事情,看着别人,做好聆听地准备。这一点很重要,不要一边做事一边听别人说!
- 情感呼应:“哇!听上去玩的特别开心,我也好想下次去呢!感觉会非常非常好玩”。
- 开放式提问:“那你多跟我说一说经过,看到了什么啊?遇到了那些比较好玩的事情,好想听你的分享”。
- 这样地回应就会让别人对话自然而然地进行下去,当对话进行下去,才有机会更好地建立与别人的同事或者朋友关系。
07.三明治的沟通法
7.1 什么是三明治沟通
- 关于沟通,如何提出自己的要求和建议,以前看到过“三明治”沟通法,即把好的放在上下,把不好的夹在中间。因此,当我们希望对方改变什么的时候,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
7.2 三明治沟通操作
- 大概做法:首先先认可对方好的一面,然后提出对方改变的地方,最后再表明对方改变之后更好的样子。
- 首先:你这个人很好,很努力很漂亮很温柔。这是肯定赞美她。首先肯定对方身上好的地方,让对方飘入云端。
- 然后:但是,如果你能不能不熬夜到凌晨。这是指出对对方的要求和希望。委婉的道出对方身上不好的一些地方,在肯定之后再说出来,会让对方感受更好。
- 最后:那你就真的十全十美啦。这是最后的肯定。对对方改变之后的肯定和高度的赞美。
- 用“三明治沟通法”,先认同,赏识,肯定,关爱他的积极面,再加上鼓励,希望,信任她的有待完善的另一面。
7.3 不要一味地批评
- 一味的批评更容易让人产生抵抗的情绪。三民治沟通法把一味的批评和指责变成了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然后合理的提出期待。不仅不会挫伤对方的自尊和积极性,还能激活对方主动改变的效率。
- 好好说话就包括明确的表达自己,说出的话不会伤害别人,能让别人有很好的体验。我觉得这个三明治沟通法,不仅仅适合谈恋爱中的某些场景,同样也适合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沟通。
08.螺旋推进沟通法
- “螺旋推进”模型的方法论梳理。“螺旋推进”模型是一种非直线型、迂回推进的沟通模型,它侧重沟通的流程,它的基础概念包括四个重要因素:安全氛围、监控器、共识线、情感线。
- 安全氛围是指,在整个沟通过程中,你与对方都拥有“安全感”,这是沟通的前提条件。为此你要表现出对对方足够尊重,并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 “监控器”不是要你真装一个摄像头,这是一个只存在于你脑海中的假想物,它给你一个上帝视角,让你客观、全局地审视“这次沟通”。当沟通出现问题时,你能第一时间发现,而不是等到“场面失控”“对方拒绝沟通”时才意识到问题。
- 共识线和情感线是存在于沟通过程中的两条推进线路,成功的沟通必然能让这两条线路共存。无论是“共识线”还是“情感线”发生问题时,都要用“螺旋推进”的方式,解决问题。
8.1 构建安全氛围
- 第一步:构建安全氛围。沟通前先要确保双方心平气和,愿意敞开心扉。
- 如果你有问题在先,对方很可能处于消极对抗的状态,此时不要着急跟对方解释,也不要埋怨对方,而是先让对方相信:你很在意他的想法,这次沟通你带着十分的诚意,不会敷衍塞责。等他心绪平静下来时,再往下推进。
8.2 构建共同目标
- 第二步:构建共同目标。要让对方感觉到“你们有共同的目标,沟通成功对双方都有利”。
- 这一步要避免两个雷区,一是越过第二步,直接进入第三步分析问题,这会让对方对你的动机产生怀疑,分析问题时,他就会有所保留,并在过程中不断试探你的真实动机。
- 二是让他觉得你是“只为达成自己的目的而来”,当遇到“利益冲突”的时候,这就很致命。
- 当你在推进“构建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如果因为措辞不当,或者对方没感受到你的诚意等原因,导致对话失去了“安全氛围”,此时你要退一步,重新“构建安全氛围”。
8.3 分析当前问题
- 第三步:分析当前问题。分析当前问题和交流解决方案是这次沟通的主要内容。
- 在问题和问题的原因没有完全浮出水面时,不要着急讨论方案。原因是:你们可能看到的是表面问题,没看到本质问题;你们可能看到了部分问题,没看到全部问题;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与问题一样需要找到本质原因与全部原因。
- 解决方案是针对问题来的。要记住沟通是有目的的多向信息交流,信息交流是表达与倾听构成的,倾听的目的是为了理解信息。
- 所以,不要只听对方说了什么,还要考虑他是怎么说的,观察对方的语气、语调、表情、动作等传递的信息,推测他的真实想法。当你发现他并未坦露心扉时,则需要引导他表达、分享。
8.4 交流解决方案
- 第四步:交流解决方案。交流解决方案时,无论谁提出解决方案,都要带着这样一种心态:“这是我的建议,我希望得到你的反馈,以便设计出更符合我们共同目标的方案。
- ”永远不要陷入“二选一”陷阱里,要坚信“第三种方案”能让大家都满意。在交流解决方案这一步 ,容易陷入两个误区。
- 第一个误区是“只要对方满意就好,我可以委屈自己”,这是典型的老好人心态,你完全可以表达出自己的合理需求。试想一下,如果你不表现出你的不满意,后续你的情绪、肢体语言等也会暴露你的伪装,到时对方看到你的不开心,就会失去兴致。与其这样,何不在交流解决方案时就制定一个“让大家都开心的方案”呢?
- 第二个误区是不愿 / 不敢表达观点。这在多人会议中很常见,他们或许个人能力不错,但在跨团队、跨部门的大会上,总是一声不吭,会上定出的方案后来效果不好时,他们就做“事后诸葛亮”,开始各种吐槽。这会给其他人留下一种印象:“不愿说证明他自私,不敢说证明他性格软。”
8.5 达成最后协议
- 第五步:达成最后协议。达成协议后你要充分尊重这个“最后的协议”,并带头执行,这样可以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 下次沟通其他事情时,你会在“构建安全氛围”和“构建共同目标”这两个过程花费更少的时间。
8.6 沟通效果的划分
- 一次成功的沟通,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从情绪体验和信息匹配的维度上,可以把沟通划分成四个区域:
- 安慰区:安慰区的情绪体验好,但信息一致度不高。这可能是沟通的启动状态,或者沟通表面和谐,但大家互相“打哈哈”,没在深层次上达成共识;
- 目标区:这是期望达到的状态;
- 破坏区:这是非常糟糕的情形,没达成任何共识,且场面十分不和谐,争吵激烈,或者干脆沉默、冷暴力;
- 风险区:这是共识达成,但人际关系变差的情形。虽然达成了共识但最终因团队无法齐心协作而难以执行。
09.有效说服的模型
10.六原则提高沟通
- 沟通中,要想准确传达观点,有两个关键:逻辑和情绪。
- 如果你发现自己沟通缺乏逻辑,可以从“讲三点”这个简单的技巧入手锻炼如果你发现自己表达逻辑没问题,但对方就是很难接受你的意见,那很可能是你在沟通过程中传递的情绪出了问题,没有营造出友好的沟通交流氛围。
- SOFTEN 沟通六原则就是解决沟通情绪问题的好方法。
- S:Smile(微笑),保持微笑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好感。
- O:OpenPosture(准备注意聆听的姿态),面对讲话人站直或者端坐,让他认为你时刻在准备聆听。
- F:ForwardLean(身体前倾),交谈中不时地将身体前倾,以此表示你专心在听。
- T:Tone(音调),在谈到重要内容时,你的语速不妨放慢一些、提高音调着重强调一下。
- E:EyeCommunication(目光交流),你的注视会让对方感受到你对谈话内容的重视,也会让对方更加信任你的话。
- N:Nod(点头),偶尔向对方点头,不只表示你的赞同,同时说明你认真地听了他的讲话。
11.共情沟通的模型
12.SCQA沟通的模型
13.FFC赞美的模型
15.别总封闭性问题
- 不要问封闭问题
- 不要问封闭问题。问对方的问题大多数都是封闭式的话题,让对方只能从我们给出的选择当中进行回答。聊天当中,很多时候我们问对方的问题,其实都是一个封闭的问题。
- 什么叫做封闭性问题。就是在问题当中给了对方一个选择,让对方非此即彼,只能选择“是”或者“不是”,“有”或者“没有”,“好”或者“不好”等等。
- 比如,“你喜欢吃橙子吗?”这就是一个封闭性的话题,因为对方只有“喜欢”或者“不喜欢”两种选择。
- 开放性话题
- 破除聊天当中傻瓜式的选择。开放性话题则是让对方主动说出来,而不是被动的选择,开放性话题让对方有更多表达的可能,而不是在已经给出的选择当中作出简单的回复。
- 比如:“看你去了那么多地方,你最喜欢的是哪里呀?”。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它更容易让对方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甚至说出喜欢的理由。
- 尽量多用开放性话题
- 当然,对于封闭性的话题,如果对方很会聊天,他也可能不会规规矩矩的回答。但是,如果我们遇到这样会聊天的人,可能也就不需要费尽脑汁去做那么多了。
- 比如:你可能会问“你周末的时候会去健身吗?”。给对方两种选择,会或者不会。但是如果你换成“你周末休息的时候,一般最喜欢做什么呀?”,就给了对方发挥的空间,给了他无数的可能。
- 也就是说,在不知道对方最想说的话题是什么的时候,尽量用开放性话题去探索寻找,不要给对方限定范围,让他只能被动从当中选择。
- 让我们的思维从一个封闭的空间进入到一个开放的空间,也是给我们的生活重新开了一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