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信息过载怎么办
目录介绍
- 01.先来描述一场景
- 02.信息过载的现状
- 03.疲于奔命地学习
- 04.心智模型去筛选
- 05.为应用去做和学
01.先来描述一场景
1.1 大量信息的爆炸
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知识,新闻等,让碎片化时间感觉自己都是在学习。那么你究竟学习了什么东西?可能一时间难以回答这个问题,不要紧,可以坐下来静静思考一下……
收藏好文章【收藏的可能下次就不会看了】,觉得这个文章很好,可是说不出所以然,究竟学到了什么?
看到头条一些新闻,发现即使在一个地方上班,也能尽知天下大事,娱乐八卦,还有人间百态各种事情,让自己知识广度大有增长。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如同一道敞开的闸门,让海量的信息汹涌而来。然而,这种信息的丰富性却并非总是带来便利,相反,它常常使人陷入纠结和困惑之中。面对如此多的选择,我们的大脑往往难以承受,导致我们在决策时变得犹豫不决,无法做出决定。
1.2 判断信息价值观
发现自己有好多东西要学,但是哪些对我们有价值呢?哪些投资回报率不高呢?我们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好像懂得了很多东西,但是别人一问,我们却讲不出来……
或者说出来没有自己的主见或深度;有些人阅读后能够形成自己的主见,并且结合自己的经历有深刻的分析;
而有些人则只是看看而已,至于看完后,就难以想起刚才阅读究竟是讲了什么东西;甚至还有些,则是陷入了口水战。
02.信息过载的现状
2.1 过载的情况描述
信息时代,作为离信息距离最近的职业之一,程序员应该最能感受这个时代的信息洪流与知识迭代的速度有多快。
信息数据量的高速增长,也带来了处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所以新技术层出不穷,而且现有的技术也开始在其深度和广度领域不断地开疆拓土。
这样的发展状况说明了一个现实:没办法掌握这一切。别说“一切”,其实更符合实际的情况是,仅仅掌握了已有信息和知识领域中非常微小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购物、找工作,还是在选择生活方式时,我们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选择困境。信息的多样性虽然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但也让我们在选择时变得无所适从。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对信息越发敏锐,信息就越会主动吸引我们,让我们产生一种过载的感觉。
2.2 过载的行为表现
那么大脑信息过载有什么表现呢?核心是信息消化不良!
想要实现的事情实现不了,吸收的信息理解不了,想要表达的想法表达不出来。比如说跟人探讨问题,没有形成自己的见解!
一刻不得闲,大家可不要理解成精力过剩,这种情况其实就是信息过载导致的不停探究。一直马不停蹄地忙碌,但有时候成效甚微!
大脑无法同时处理如此多的信息,更无法对每一条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较。因此,在面临选择时,我们往往会感到迷茫和不安,不知道该如何做出决策。
假性自闭:不和他人眼神交流,眼神无法聚焦,但明白他人在说什么………等不良状态,不要因为这些行为生气焦虑。
2.3 过载信息学标记
平时在各种渠道接收一些碎片文章或信息,这些碎片内容大部分是一些比较片面的,一般都是先粗看一遍,如果发现有什么亮点,去备注或记录一下。
然后,某个碎片时间,把这些平时粗筛文章拿出来看,这次再看有哪些可以被我吸收的知识,然后给它打上tag,最后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就可以从这些tag中,寻找答案。
过载化碎片文章其实是有很大隐患,因为长期只从片面的角度看这些文章的东西,会让你的思维变得混乱、焦虑,所以你需要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磁盘碎片整理,将这些大量信息,添加到你自己的知识体系树上。
只有让这些碎片零散信息成为你知识体系的一个根节点,这些碎片文章才是有意义的,否则,这些碎片时间就完全被浪费掉了。这就是为什么,看了各个大佬的干货,却依然成不了大佬?
03.疲于奔命地学习
3.1 陷入疲于奔命模式
在面对这股信息与知识的洪流时,有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就进入到了 “疲于奔命”模式中。
因为每天感觉有太多的信息要处理,太多的知识想学习。计划表排得满满的,似乎每天没能完成当天的计划,就会产生焦虑感,造成了日复一日的 “疲于奔命” 状态。
总是焦虑着完成更多,划掉 TODO List 上更多的事项,希望每日带着超额完成计划的充实与满足感入睡,最后这一切不过是一种疲于奔命带来的虚幻满足感。
3.2 如何治理疲于奔命
所以,在感觉大脑处于 “过载” 的疲倦中时,别“疲于奔命”,别硬撑,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小憩片刻。
进入了疲于奔命状态,其实我们就在不断给大脑喂任务,且不停地切换大脑任务,让它永远处于繁忙甚至超频状态。
这样每个任务的执行效率都会下降且效果也不佳,所以导致执行任务的时间反而延长了,这就给我们营造了一种“忙碌、充实而疲倦”的虚幻假象。
04.心智模型去筛选
4.1 如何筛选信息
面对大量的信息和知识,我们该如何应对?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信息和知识本身的价值?我需要怎样的信息和知识?
- 第一点,信息和知识的价值是一个主观的判断,有一个客观点的因子是获取门槛。如果一个信息或知识随处可得,大家都能接触到,甚至变得很热门,那么其价值可能就不大。
- 第二点,就提出了一个关于如何筛选信息和知识的问题。心理学上有一个 “心智模型” :“心智模型” 是用于解释个体对现实世界中某事所运作的内在认知历程,它在有限的领域知识和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上,产生合理的解释。
4.2 心智模型的理解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 “心智模型”,用来处理信息,解释行为,做出决策。不过只有少部分人会更理性地认知到这个模型的存在,而且不断通过吸收相关信息和知识来完善这个模型;更多的众人依赖的是所谓的 “感觉” 和 “直觉”。
但实际上 “感觉” 和 “直觉” 也是 “心智模型” 产生的一种快捷方式,只是他们没有理性地认知到这一点。
“心智” 这两个字合在一起是一个意思,分开为 “心” 和 “智” 两个字又可以分别解释为:“心” 是你对需要的选择,从心出发;“智” 是对价值的判断,智力的匹配。
4.3 化繁为简的原则
在互联网思维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化繁为简,以少胜多”。这个原则告诉我们,在面对复杂的信息和选择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地简化问题,找到最核心的需求和关键点。
①在接收信息时,我们应该有选择性地进行筛选和过滤,只关注那些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信息。
②在决策时,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干扰因素,只考虑那些最关键的因素,从而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决策。
③我们还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决策水平,让自己在面对选择时更加从容和自信。
05.为应用去做和学
5.1 没目的学习是徒劳
储备了信息,建立了知识,最终都是为了应用。囤积信息,学习知识,如果不能被应用在改变自己上,那还有什么意义?
没有目的的学习是徒劳的,它仅仅是在我们的头脑中流过一遍,流过的痕迹很快又会被新的信息冲刷干净。
不管我们拥有怎样的 “最强大脑”,在面对这股信息与知识洪流时,都几乎可忽略不计。所以,学习带着目标是比较好的!
5.2 功利性的学习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学会如何面对选择困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实践化繁为简的原则,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决策水平和生活质量,让自己在这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时代中更加从容和自信地前行。
图片看:3.1_功利性学习
5.2 学会取舍去做和学
做和学就要有选择和取舍,你得挑选那些真正值得做和学的东西去让大脑满负荷运转,但凡投入决心去做的事情,就需要百分百投入。
这就是专注于少而精的东西,深入了解这些东西,进入到更深的层次上。深可以无止境,那到底多深才合适?
我的答案是:让你的内心对取得的效果感受到满意的深度层次上。它的反面是:但凡心存疑虑,不是那么确定要全力投入的事情,干脆就不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