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进阶网编程进阶网
  • 基础组成体系
  • 程序编程原理
  • 异常和IO系统
  • 六大设计原则
  • 设计模式导读
  • 创建型设计模式
  • 结构型设计模式
  • 行为型设计模式
  • 设计模式案例
  • 面向对象思想
  • 基础入门
  • 高级进阶
  • JVM虚拟机
  • 数据集合
  • Java面试题
  • C语言入门
  • C综合案例
  • C标准库
  • C语言专栏
  • C++入门
  • C++综合案例
  • C++专栏
  • HTML
  • CSS
  • JavaScript
  • 前端专栏
  • Swift
  • iOS入门
  • 基础入门
  • 开源库解读
  • 性能优化
  • Framework
  • 方案设计
  • 媒体音视频
  • 硬件开发
  • Groovy
  • 常用工具
  • 大厂面试题
  • 综合案例
  • 网络底层
  • Https
  • 网络请求
  • 故障排查
  • 专栏
  • 数组
  • 链表
  • 栈
  • 队列
  • 树
  • 递归
  • 哈希
  • 排序
  • 查找
  • 字符串
  • 其他
  • Bash脚本
  • Linux入门
  • 嵌入式开发
  • 代码规范
  • Markdown
  • 开发理论
  • 开发工具
  • Git管理
  • 百宝箱
  • 开源协议
  • 技术招聘
  • 测试经验
  • 职场提升
  • 技术模版
  • 关于我
  • 目标清单
  • 学习框架
  • 育儿经验
  • 我的专栏
  • 底层能力
  • 读书心得
  • 随笔笔记
  • 职场思考
  • 中华历史
  • 经济学故事
  • 基础组成体系
  • 程序编程原理
  • 异常和IO系统
  • 六大设计原则
  • 设计模式导读
  • 创建型设计模式
  • 结构型设计模式
  • 行为型设计模式
  • 设计模式案例
  • 面向对象思想
  • 基础入门
  • 高级进阶
  • JVM虚拟机
  • 数据集合
  • Java面试题
  • C语言入门
  • C综合案例
  • C标准库
  • C语言专栏
  • C++入门
  • C++综合案例
  • C++专栏
  • HTML
  • CSS
  • JavaScript
  • 前端专栏
  • Swift
  • iOS入门
  • 基础入门
  • 开源库解读
  • 性能优化
  • Framework
  • 方案设计
  • 媒体音视频
  • 硬件开发
  • Groovy
  • 常用工具
  • 大厂面试题
  • 综合案例
  • 网络底层
  • Https
  • 网络请求
  • 故障排查
  • 专栏
  • 数组
  • 链表
  • 栈
  • 队列
  • 树
  • 递归
  • 哈希
  • 排序
  • 查找
  • 字符串
  • 其他
  • Bash脚本
  • Linux入门
  • 嵌入式开发
  • 代码规范
  • Markdown
  • 开发理论
  • 开发工具
  • Git管理
  • 百宝箱
  • 开源协议
  • 技术招聘
  • 测试经验
  • 职场提升
  • 技术模版
  • 关于我
  • 目标清单
  • 学习框架
  • 育儿经验
  • 我的专栏
  • 底层能力
  • 读书心得
  • 随笔笔记
  • 职场思考
  • 中华历史
  • 经济学故事
  • 1.1专栏序言和介绍
  • 1.2需求层次的模型
  • 1.3一起来做个练习
  • 1.4要带上技能地图
  • 1.5经营好自我工作
  • 2.1信息过载怎么办
  • 2.2体系思维很重要
  • 2.3构建知识的体系
  • 2.4结构化思维思考
  • 2.5闭环思维的逻辑
  • 3.1宏观学习的方法
  • 3.2用海绵法找时间
  • 3.3三段分解学什么
  • 3.4学习方法论实践
  • 3.5链式和环式思考
  • 3.6玩和教保证效果
  • 4.1以结果导向计划
  • 4.2目标设立和管理
  • 4.3分解目标要明确
  • 4.4计划的落地策略
  • 4.5结果的检查改进
  • 5.1掌握些做事方法
  • 5.2三种方案设计法
  • 5.3Pdca执行方法
  • 5.4五问根因分析法
  • 5.5五步问题处理法
  • 5.6四维度总结分析
  • 5.7金字塔汇报方法
  • 5.8STAR摸底分析法
  • 5.9阶段复盘方法论
  • 5.10生命线分享游戏
  • 6.1语言底蕴的提升
  • 6.2阅读的持续提升
  • 6.3理解能力的锻炼
  • 6.4沟通能力的演进
  • 6.5演示幻灯片提升
  • 6.6学会高效的提问
  • 6.7公众演讲的提升
  • 6.8做好技术的演讲
  • 7.1职场晋升的规则
  • 7.2提高工作的效率
  • 7.3打工人如何提升

3.6玩和教保证效果

目录介绍

  • 01.学习遇到的困境
  • 02.未能深入地理解
  • 03.学习后要会输出
    • 3.1 输入和输出
    • 3.2 学习金字塔
  • 04.实践学习法介绍
  • 05.实践学习法步骤
  • 06.教学学习法介绍
  • 07.教学学习法使用

01.学习遇到的困境

  • 针对不同维度的学习目标,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不过就算你用对了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还是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困难,导致学习变成了“从入门到忘记”。
  • 明明在课堂上听得津津有味,一做题却错漏百出;明明脑袋里涌动着万千思绪,却在需要表达时哑口无言。这其中的原因何在?
  • 为何我们对知识的输入总是热情高涨,而对知识的输出却显得如此冷淡?那么,怎么摆脱这种的学习困境,保证学习效果呢?

02.未能深入地理解

  • 真正的理解并不仅仅停留在“听过”或“看过”的层面。很多时候,我们过于依赖表面的理解,没有深入地去思考知识背后的逻辑和原理。
  • 这种浅尝辄止的学习方式,就像是在走马观花,虽然看似浏览了很多,但却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 以学习数学为例,很多人可能觉得数学概念和公式很枯燥,但只要稍加思考,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的深刻智慧。
  • 如果我们只是机械地记忆公式,而不去探究其背后的数学原理,那么在做题时就很容易出错。因为题目往往会变换形式,考验我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03.学习后要会输出

3.1 输入和输出

  • 知识的输入和输出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通过不断地输出,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输入。
  • 同时,通过输入新的知识,我们又可以为输出提供更多的素材和灵感。这种良性循环,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 没有真正地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没有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
  •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注重知识的输出,通过写作、演讲、分享等方式,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一步加深对其的理解和运用。

3.2 学习金字塔

  • 图——4.10学习成长思维圈

04.实践学习法介绍

  • 从科学学习的角度来看,学以致用的效果是最好的,光学不练学得不深,时间一长可能就忘记了。
  • 在实践中会遇到一个常见的困难,那就是团队当前的工作任务当中并没有相关的实践机会。这种情况下,你学习某个技术就会陷入两难的困境:如果学的话,得不到实践,学得不深;如果不学的话,真的要用的时候又来不及。这时候怎么办呢?
  • 完全放弃肯定是不可取的,因为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来了一个新的任务正好要用到某个技术,到时候肯定是团队内谁有准备就安排谁,不会等到某个人学习完了再安排任务给他。
  • 所以,需要找到一种方法,在暂时没有实践机会的情况下也能学好技术,这就是 Play 学习法。

05.实践学习法步骤

  • Play学习法,就是通过模拟实践中的场景来进行学习和训练。主动创造Do的机会来提升自己对新技能的理解和记忆。
  • Play步骤做法比较简单,主要分为三个步骤:1.按照链式学习法的方式学习某项技术。2.列举常见的场景,搭建模拟场景。3.在模拟场景进行测试、体验和练习。
  • Play 学习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技术,但这并不意味着它能够完全取代工作中的实践,工作中的实践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提升自己的方式。

06.教学学习法介绍

  • 除了缺少实践机会之外,在学习的时候还会遇到另一个常见的困难,那就是学得不深,理解不够透彻。
  • 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自己学习某项技术的时候感觉学的差不多了,甚至都已经在工作中具体实践了,但是一旦跟别人讨论,或者在晋升的时候面对评委的提问,又会感觉很多东西都没有完全掌握。
  • 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每个人的知识和技能都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不同的人理解会不一样,关注点会不一样,所以在讨论或者PK的时候自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 就算你有实践机会,也不太可能一两次就把一项技术相关的知识全部用到,总会有认知的盲区存在。
  • image
    image

07.教学学习法使用

  • 总结出学习的四个主要方法:Read、Write、Do、Teach。前面介绍的Play学习法是关于 Do 的,而 Teach 学习法对应的则是 Write 和 Teach。
  • 教别人有两种方式,一种当面给别人进行培训,另一种是写成资料给别人阅读,比如书籍和在线课程。所以,Teach 学习法包括两种形式,写作和培训。

5.1 写作

  • 技术文章的写作不是文学创作,不需要优美的文笔和有吸引力的情节,看技术文章的读者关注的也不是文字是否优美,情节是否吸引人,而是讲得清不清楚,讲得对不对。
  • 是不是一定要等到把某个技术彻底搞明白后才能动笔呢?其实不需要,因为写作本身就是帮助我们学习和梳理的一个过程。

5.2 培训

  • 写作的时候,我们没有时间要求,没有现场压力,一句没写好可以重写,今天写不出来可以等到明天再写。但是培训就不同,培训的时间是有限的,有现场压力,听众可能会提出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培训对你的能力要求更高,但是锻炼效果也更好。
  • 培训需要你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清楚一个主题,你必须对这个主题掌握到一定的程度才可以做到,这就会强迫你去思考跟主题有关的各种信息和可能的问题;
贡献者: yangchong211
上一篇
3.5链式和环式思考
下一篇
4.1以结果导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