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以结果导向计划
目录介绍
- 01.结果导向执行力
- 1.1 看小杨汇报案例
- 1.2 总监给小杨提示
- 1.3 结果是最重要的
- 1.4 以结果导向执行
- 1.5 小杨后来的变化
- 02.定目标明确目标
- 2.1 以目标为导向
- 2.2 如何明确目标
- 03.定计划分解目标
- 3.1 衡量计划可行性
- 3.2 如何分解目标
- 3.3 规划路径
- 04.定执行落地策略
- 4.1 计划层层落地
- 4.2 套用方法论
- 05.定结果检查改进
- 5.1 根据结果改进计划
- 5.2 优化迭代的思想
- 5.3 改进后结果对比
- 06.定责任推动奖惩
- 6.1
01.结果导向执行力
1.1 看小杨汇报案例
- 小杨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运营数据分析师,最近直属领导给了他一个项目,一个月后要看这个结果,部门大领导到时候需要他去做汇报。
- 小杨兴冲冲地拿到了数据源,一番操作:数据清洗、统计汇总、归因分析,把当月的数算了个平均值,大概感觉了一下,然后在周五下班后加了一会儿班,兴冲冲地在工作大群里发给了总监。
- 总监把小杨叫过去,问他,这个结果该怎么看,有对照吗,你得出来这个数据的计算逻辑是什么,有参照吗,这些策略规则的价值点、意义是什么?
- 总监批评了小杨一个小时,小杨本以为终于拿到重要项目了,还可以表现一下自己,结果……如果小杨按照计划管理的方式去做这个项目,那么结果会完全不一样。
1.2 总监给小杨提示
- 那么小杨该怎么做才能不被领导批评呢?最开始拿到需求的时候,不懂不明确的地方多问,尤其是找到需求方,理解他的目标是否合理,目标是什么,业务场景是什么?
- 其次明确了需求之后,按照以往的经验,比如这个数据策略的项目,先观察现有数据特征,是否需要加入对照组,历史同比/环比的平均水平值是多少,基于历史的基准,然后来做筛选和判断。
- 预估工期多久,及时反馈给领导需要多久可以做完,有什么困难,哪些资源拿不到需要去协调?
- 然后得到了数据的汇总统计结果之后,该用什么形式来展示?是通过表格展示还是ppt或者思维导图呈现。
- 最后基于前面几个步骤,该怎么呈现出结果,这些数字或者结论能怎么反馈出这次的项目效果,可以做出什么策略调整?一切都需要做好详细的计划!
1.3 结果是最重要的
1.4 以结果导向执行
- 从目标设定、计划制定、执行、检查、结果确认、责任明确和奖惩机制等方面,探讨如何构建以结果为导向的执行力。
- 那么为什么要做计划?目前是我们可以明确目标,然后去评估拥有的资源和当前情况,然后确定具体方案,最后才会有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升。
- 做计划有五要素:Target、Why、When、Who、How,即做一件事之前先想清楚目标/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即痛点是什么?
- 花多久时间去做这件事/项目?排期是多久?需要跨部门、组内协调资源吗?谁配合?技术方案/解决方案是什么?怎么去做?适用场景有哪些呢?
- 小到简单的需求多问几个为什么?大到复杂的项目可以科学的规划,把控进度和节奏,能够给领导做及时的正向反馈,也能让需要配合的同事心里有数需要做什么?
1.5 小杨后来的变化
02.定目标明确目标
2.1 以目标为导向
- 以目标为导向是一种管理和行动的方法,它强调将行动和决策与明确的目标相对应。这种方法的核心是确保所有的努力都朝着实现预定目标的方向前进。
2.2 如何明确目标
- 具体化目标:确保您的目标是具体和明确的。避免模糊的表述,而是明确指定您想要实现的结果。例如,将目标从“提高销售”具体化为“增加销售额10%”。
- 可衡量性:确保您的目标是可衡量的,这样您可以跟踪和评估进展。使用具体的指标或度量标准来衡量目标的实现程度。例如,使用销售额、客户满意度调查结果等来衡量目标的达成情况。
- 可实现性:确保您的目标是可实现的,并与您的能力和资源相匹配。考虑您目前的情况、可用的资源和时间,以确保目标是合理和可行的。
- 相关性:确保您的目标与您的价值观、长期愿景和个人或组织的整体目标相一致。目标应该与您的核心价值和意义相符,以保持动力和意愿。
- 时限性:为您的目标设定明确的截止日期或时间范围。这将帮助您保持紧迫感和动力,并使您能够跟踪进展。
- 写下来:将您的目标写下来,并将其放在一个可见的地方。这样可以提醒您,并使目标更加具体和真实。
- 分解为子目标:将大目标分解为更小的子目标或里程碑。这样可以使目标更具可操作性,并提供更明确的行动步骤。
- 反馈和调整:定期回顾和评估您的目标,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这将帮助您保持目标的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正。
03.定计划分解目标
- 在明确目标之后,企业需要将目标分解成具体的任务,并制定相应的计划。计划要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
- 确保每个任务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完成时间和质量要求。同时,计划还要注重灵活性,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
3.1 衡量计划可行性
- 有了具体的计划,但经常还是一年过去,发现实际和计划相比,总是有差距。是的,这是普遍现象,你可能并不孤独和例外:统计数字表明,在年初制定了计划的人中,只有 8% 实现了这些计划。
- 对于计划的估计总是过于乐观,乐观地期待 “惊喜”,然后又“惊吓”地接受现实。那如何才能让计划更具可行性呢?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检视呢?
3.1 如何分解目标
- 确定主要目标:首先,明确您的主要目标。确保目标是具体、可衡量、可实现和有时限的。
- 识别关键要素:确定实现主要目标所需的关键要素或关键任务。这些是实现目标所必需的关键步骤或组成部分。
- 划分为子目标:将主要目标分解为更小的子目标。每个子目标应该是可衡量和可实现的,并且与主要目标直接相关。
- 确定里程碑:为每个子目标设定明确的里程碑或关键阶段。这些里程碑将帮助您跟踪进展,并提供实现目标的里程碑标志。
- 制定行动计划:为每个子目标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确定需要采取的具体行动步骤、资源需求和时间安排。
- 分配责任和资源:确定每个子目标的责任人,并分配适当的资源和支持。确保每个责任人清楚其任务和目标。
- 监测和评估进展:定期监测和评估每个子目标的进展。跟踪里程碑的实现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正。
- 持续沟通和协作: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以确保每个子目标的顺利实现。分享进展、解决问题,并确保团队对整体目标保持一致。
3.2 规划路径
04.定执行落地策略
- 执行是计划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企业需要将计划细化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确保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 在执行过程中,要注重沟通协调,确保各部门之间的顺畅配合。同时,还要不断推动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通过持续改进来提高执行力。
05.定结果检查改进
- 检查是确保执行效果的重要手段。企业需要在执行过程中设置检查点,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
- 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确保任务按照既定计划进行。同时,还要注重结果的质量,确保最终成果符合企业的要求。
- 结果的确认是执行过程的最后环节。企业需要对执行结果进行认真评估和总结,明确哪些做得好、哪些需要改进。
- 对于好的结果要给予表彰和奖励,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对于不好的结果则要深入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06.定责任推动奖惩
- 在执行过程中,责任要明确到人。每个员工都要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在执行过程中能够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 同时,企业还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于执行不力或造成损失的员工要给予相应的惩罚和纠正。
- 奖励要公正、公开、透明,确保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惩罚则要严格、公正、合理,确保能够起到警示和纠正作用。
01.做好计划的背景
1.1 没有计划的状态
- 没有工作计划的工作状态是这样的:总是心情不好,总是有什么事情萦绕在心头,没办法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虽然有计划了,但是习惯性拖延,总是无法迅速开始工作。
- 由于没有计划,早晨到了公司才想这一天该做点啥,想好之后却不能专心做,做着这件事情突然又觉得那件事情也很紧急,于是就扔下这个去做那个。
- 早晨到了公司先查查邮件、看看新闻、泡杯茶、与同事聊聊天、商讨一下午饭吃什么,于是乎一系列的琐碎小事填充了整个上午的时间,忙碌一天却还是“无产阶级”。
1.2 什么是计划
- 计划是什么呢?计划是对未来的一种勾画,是行动的一个指南,是验收成果的一种标准,是提高效率的一种保证,同时也是团队协作不可或缺的共识。
02.做计划遇到疑惑
- 即使给自己做了计划,但是时不时会面临下面这些问题:
- 1.明明知道事情是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干出来的,而不是靠一步一步计划完成的,为什么非得强调计划呢?
- 2.更何况变化总比计划快,与其放在计划上的精力,倒不如放在对变化的应对上!
- 3.计划其实很难,做得越仔细的计划,就得对越多的细节“未卜先知”,计划的本质不就是预测未来吗,谁敢说不难?又怎么可能做准确,不准确又有什么用呢?
03.做计划有何意义
- 先抽象一个简单的模型,比如你想制定一个你自己从明天开始的跑步计划。听到给跑步做计划的第一反应,感觉似乎很简单。认为简单的重要原因是缺乏一个明确、需要努力而又可行的目标。
- 做计划的好处在于让你的目标和时间都更清晰,如果不做计划,你极有可能在目标和时间都模糊的情况下选择娱乐和消遣。
- 这或许是做计划最需要的前提,也是计划的首要意义,千万别为了做计划而做计划。举我自己的例子:
3.1 第一步计划
- 在KEEP上实现了一个小目标,用了1年时间累计跑了500公里,下一阶段的目标如何确定,是700公里呢,还是2000公里呢?
- 按照当前的经验值,2000公里需要4年多才能完成,有些遥远,可以算作一个远期目标。而累计700公里根据经验值来看,挑战性又有点小。
- 最后确定完成下一个1000公里。我认为这个目标就是明确的,需要努力而又能完成的。
3.2 第二步拆分
- 继续分解成月目标和周目标,每个月83.3公里,把握点就得定在85公里/月。按55周算每周就得18.2公里,把握点就得定在20公里。
- 经过分解的小目标明确了,就容易和当前情况做个比较,看看是否有差距,也验证一下计划的可行性、合理性,以便采取纠偏措施。这或许是计划的另一个意义。
3.3 第三步落实
- 接着说跑步这事儿,以前大概每天跑3公里,只要天气准许,大概率坚持跑。这样看来,大家认为我能完成我的目标吗?细心的读者一定看出来破绽,如果什么都不改变,大概率完不成目标。
- 所以,在提高跑步次数困难的情况下,要想完成目标,只能提高每天跑的距离。我又不想提高跑步速度,那就只能增加时间,最后明确每天提前5-10分钟出门,想想也不是什么难事,能做到。是的,说服自己能保证目标的实现,也是计划的意义所在。
04.通过案例看计划
4.1 小杨汇报项目
- 小杨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运营数据分析师,最近直属领导给了他一个项目,一个月后要看这个结果,部门大领导到时候需要他去做汇报,小杨兴冲冲地拿到了数据源,一番操作:数据清洗、统计汇总、归因分析,把当月的数算了个平均值,大概感觉了一下,然后在周五下班后加了一会儿班,兴冲冲地在工作大群里发给了总监。
- 总监把小杨叫过去,问他,这个结果该怎么看,有对照吗,你得出来这个数据的计算逻辑是什么,有参照吗,这些策略规则的价值点、意义是什么?
- 总监批评了小杨一个小时,小杨本以为终于拿到重要项目了,还可以表现一下自己,结果……如果小杨按照计划管理的方式去做这个项目,那么结果会完全不一样。
4.2 所以要做计划
- 那么为什么要做计划?目前是我们可以明确目标,然后去评估拥有的资源和当前情况,然后确定具体方案,最后才会有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升。
- 做计划有五要素:Target、Why、When、Who、How,即做一件事之前先想清楚目标/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即痛点是什么?
- 花多久时间去做这件事/项目?排期是多久?需要跨部门、组内协调资源吗?谁配合?技术方案/解决方案是什么?怎么去做?适用场景有哪些呢?
- 小到简单的需求多问几个为什么?大到复杂的项目可以科学的规划,把控进度和节奏,能够给领导做及时的正向反馈,也能让需要配合的同事心里有数需要做什么?
4.3 做计划后小杨的变化
- 那么小杨该怎么做才能不被领导批评呢?最开始拿到需求的时候,不懂不明确的地方多问,尤其是找到需求方,理解他的目标是否合理,目标是什么,业务场景是什么?
- 其次明确了需求之后,按照以往的经验,比如这个数据策略的项目,先观察现有数据特征,是否需要加入对照组,历史同比/环比的平均水平值是多少,基于历史的基准,然后来做筛选和判断。
- 预估工期多久,及时反馈给领导需要多久可以做完,有什么困难,哪些资源拿不到需要去协调?
- 然后得到了数据的汇总统计结果之后,该用什么形式来展示?是通过表格展示还是ppt或者思维导图呈现。
- 最后基于前面几个步骤,该怎么呈现出结果,这些数字或者结论能怎么反馈出这次的项目效果,可以做出什么策略调整?一切都需要做好详细的计划!
05.做计划优劣比较
5.1 做计划反方说明
- 1.没有计划,走到哪里算哪里,还美其名曰“顺其自然”,结果是陷入困境很难走出来。在现实生活中东碰西撞,毫无章法的瞎折腾,美其名曰“试错”。
- 2.譬如南辕北辙里的那个郑国人,仗着马车好,车夫水平高、盘缠多,就一意孤行。计划是节约资源,首先是节约时间资源的最重要工具。
- 3.一些小打小闹的事,确实并不一定要做计划,譬如到厨房烧个菜、到超市买点啥的,这些日常琐事凭经验就行,做书面计划是“小题大做”,不免有点迂腐。
5.2 做计划正方说明
- 1.绝大多数人都是属于“让我们先干起来再说”的。然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重大目标的实现没有计划是不靠谱的。古人讲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道理是一样的。
- 2.有了计划,你就知道每天最重要的事是啥,这个不搞好不要扯其他的事,你的时间精力全部聚焦到这个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长期积小流,也就可以“成江海”。
- 3.有了计划之后,到达相关的时间节点,项目预定的完成度,都有明确的标准,只需要对应时间节点,就可对项目进程进行查验。
- 4.计划是要因环境变化调整的,尤其是执行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这个时候不能否定计划,而是完善和修订计划,计划是规定我们要做的事,需要的资源,何时应该完成。
- 5.找到做计划背景或痛点。给自己制定目标。将目标分解成任务。计划的落地执行。计划可行性分析和调整。阶段总结和持续迭代。这样就逐步形成计划的闭环!
07.掌控心态很重要
- 实现预期目标,达到最优结果,是每个人心中梦寐以求的终点。但是在完成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不断的重复、再重复,坚持、再坚持的迭代过程,最考验一个人的,就是心态。
- 要正确的看待出现的各种问题,有耐心、有韧性,注意心态把控,特别是在出现较大问题时,懂得及时调整心态,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做事、想事,才能实现目标。
2.3 时间上延迟满足
- 上世纪 60 年代,美国有个著名的「斯坦福棉花糖实验」,实验中,小孩子可以马上获得一样奖励,比如 1 个棉花糖,或者等待一段时间,得到 2 个棉花糖。
- 实验发现,能为偏爱的奖励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孩子,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如更好的 SAT 成绩、教育成就、身体质量指数等。
- 延迟满足,就是指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 延迟满足感,决定了你做判断时,是基于长期还是短期。工作不分你我,做事不分边界,延迟满足感,会让你愿意主动做更多,得到更多的锻炼,而不是去斤斤计较这是不是我该做的事情。
- 延迟满足感,会让你有更高的目标,定更高的标准,也许你前两年变化得慢,但10年后再看,肯定会非常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