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看过就以为做到
- 02.真正实现的目标
- 03.方法论而非招数
- 04.学习要趁热打铁
- 05.布置作业要实践
- 06.走出自己舒适圈
- 07.不妄想立即改变
- 网络课程我买了。但是买了课程不等于学会了。就像你以为学习课程懂了,但一实践或者讨论,又经不起推敲。
- 文章我都收藏了。但是收藏不等于做到了。就像你学完的内容,这些知识还是别人的,不是你的。当学完后,这份学习的责任就递交给你了。
- 书籍我都看完了。但是看完不等于吸收了。就像你读完的内容,如果不去思考和没有自己的见解或感受。当过段时间,许多知识点也就忘记了。
- 什么时候才会真正的内化?首先需要实践,并从中得到反馈,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才能把知识真正地内化。很多时候,缺少了实践反馈机制。
- 如何帮助你学得更好,在进行这次课程准备的时候,曾问自己:现在不缺知识,不缺信息吧?答案是肯定的,每天新闻,书籍,博客等都是那么多。
- 为什么大家会花时间来学习这样一个系列课呢?后来找到了答案——需要给大家更多的附加值。这个附加值不应该只是知识,而是怎么更有效地学习和输出。
- 很多时候学习东西,看到前方漆黑一片,你不知道自己走得对不对,不知道这么走下去到底有没有效果,会不会浪费时间。
- 所以,学习路径——真正可以实现的目标,就显得特别重要。一旦能够看到隧道尽头有那么一丝光,你就会告诉自己:“尽管辛苦,但会走到底,因为看到了那个目标。”
- 如果正好周围有一个火把,你就会觉得:“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走,原来有那么多伙伴一起走!”你也会告诉自己:“我是对的,我会坚持走!”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缺乏这样一个火把。
- 所以,这是我第一点想要分享给大家的:大家要搞清楚真正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这是特别能让我们坚持下去的理由。
- 为什么要这么做,这背后支撑的理论体系是什么。如果你把这两个问题想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掌握各种可变化的招式,来帮助自己更好地成长。
- 甚至这也能成为改变我们本身思维模式的契机。很多时候我们焦虑、紧张,觉得好像学习没有效果,更多的是因为没有掌握方法论,只是在学简单的招式。
- 学完这一章,可以改变的事情是什么,从明天开始,马上、立刻行动起来,打铁要趁热。很多人学完一章后,说:“等我以后有空了再复习,先收藏。”
- 这样就没用了,因为记忆曲线马上就会下降。如果你立刻行动起来,立刻去实践,马上就会得到反馈;一有反馈,我们就会思考;有了思考,再回去重温,这时候知识就内化了。
- 布置作业。一旦有了作业,就会督促我们更好地去思考、去反思。现在的慢,才是将来的快。想一想读书的时候,为什么学习的知识点很熟悉,那是因为课前预习,课后演练,这样可以让学习的东西印象更加深刻。
- 那么作业一般怎么实践呢?要么学了就去用;要么学了就去表达;要么学了就去教。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将对学习的知识点印象更加深刻。
- 学习的本质就是难的,因为只有发现难,你才会觉得离开了自己的舒适圈。如果不难,说来说去都是你懂的东西,那就是无效学习。
- 每一次觉得难时,你才知道,时间没白花。但不要怕,因为实践:通过方法论、立刻行动的要点、作业打卡、学习路径等,来帮助大家不断地去实践。不要怕学习难,就怕你没有开始的勇气。
- 我们会学习很多课程,有些人花了钱购买了某课程,然后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多大的效果,于是便开始吐槽,后面导致许多人加入口水战之中。不得不说,妄想通过一系列课程就改变生活本质的人,如果听听课程或者学习下就能获取成功或者有好结果,简直是幻想……
- 对于许多优质课程,大牛们提供的知识,或者理论分析工具,或者得出的结论,或者对未来作出的预测,那许多的东西都是经过加工,然后不断精细化的产物,倘若你不深入思考或者探索性学习,也是很难发生质变的。
-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无法追查问题根源,信息与思维的时效性。重要的不是你看到或者听到了多少东西,重要的是你内化了多少东西。重要的是你把学到的东西内化成自己的,这个是学习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