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整体概述介绍
- 1.1 项目背景
- 1.2 遇到问题
- 1.3 设计目标
- 1.4 产生收益
- 02.开发设计思路
- 2.1 整体设计思路
- 2.2 设计初始化思路
- 2.3 封装参数设计
- 2.4 解析路径设计
- 2.5 读取资源设计
- 2.6 缓存方案设计
- 2.7 图片解码和压缩设计
- 2.8 图片显示设计
- 2.9 其他一些设计
- 03.Glide原理思考
- 3.1 要思考一些问题
- 3.2 原理流程的概括
- 3.3 初始化流程
- 3.4 监听组件销毁
- 3.5 监听无用对象
- 3.6 监控内存泄漏
- 3.7 Dump内存快照
- 3.8 分析堆快照
- 3.9 输出分析报告
- 04.一些技术点思考
- 05.方案基础设计
- 5.1 整体架构图
- 5.2 UML设计图
- 5.3 关键流程图
- 5.4 接口设计图
- 5.5 模块间依赖关系
- 06.其他设计说明
- 6.1 性能设计
- 6.2 稳定性设计
- 6.3 灰度设计
- 6.4 降级设计
- 6.5 异常设计
- 大多数图片框架加载流程
- 概括来说,图片加载包含封装,解析,下载,解码,变换,缓存,显示等操作。
- 图片框架是如何设计的
- 封装参数:从指定来源,到输出结果,中间可能经历很多流程,所以第一件事就是封装参数,这些参数会贯穿整个过程;
- 解析路径:图片的来源有多种,格式也不尽相同,需要规范化;比如glide可以加载file,io,id,网络等各种图片资源
- 读取缓存:为了减少计算,通常都会做缓存;同样的请求,从缓存中取图片(Bitmap)即可;
- 查找文件/下载文件:如果是本地的文件,直接解码即可;如果是网络图片,需要先下载;比如glide这块是发起一个请求
- 解码:这一步是整个过程中最复杂的步骤之一,有不少细节;比如glide中解析图片数据源,旋转方向,图片头等信息
- 变换和压缩:解码出Bitmap之后,可能还需要做一些变换处理(圆角,滤镜等),还要做图片压缩;
- 缓存:得到最终bitmap之后,可以缓存起来,以便下次请求时直接取结果;比如glide用到三级缓存
- 显示:显示结果,可能需要做些动画(淡入动画,crossFade等);比如glide设置显示的时候可以添加动画效果
- https://www.cnblogs.com/pengxurui/p/16925499.html
- Android 序列化框架 Gson 原理分析,可以优化吗?
- https://www.cnblogs.com/pengxurui/p/16925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