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 01.创始人能力不行
- 02.公司业务不专注
- 03.没有创新的能力
- 04.把握不住好节奏
- 05.盲目学习大公司
- 06.性格会决定命运
- 07.盲目跟风去转型
- 08.没有盈利的模式
- 09.空降leader管理
- 10.融资为目的创业
- 11.浪费时间搞人脉
- 12.股权别平均分配
- 13.尽量远离孵化器
- 16.融资的难题难解
- 18.偶发投资者冲突
- 19.合理用增发机制
- 20.创业者品质不行
- 21.不要去挑战人性
01.创始人能力不行
-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相由心生”。我们将达晨系的成功创业者,弄出一个图谱,反复看,天天看,不断修正算法,最终得出:成功的创业者,他们都具有这些气质:
- 第一、像唐僧。创业者一定是义无反顾的。就算所有人都动摇,都觉得没有前途,他依然是意志坚定的。目标远大,心无旁鹜,勇往直前,不管杂音,坚定往前走。
- 第二、还像刘邦。现代企业竞争非常激烈,单打独斗只能做一门小生意,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得有合伙人团队。怎么组建合伙人团队?有没有能力培养合伙人?别人愿不愿意跟着你干?这些都很重要。
- 第三、情绪稳定。成功的创业者,气定神闲,很难看到他大起大落的情绪波动,跟他接触觉得很舒服。男人的心是被更多的委屈撑大的,创业者每天面对很多委屈,很多压力,很多乱七八糟的事,如果不具备这种素质,肯定会情绪波动,肯定没办法面对,早就失败了。创业是反人性的,为什么女性创业者比较难成功?因为女性更接近人性的本质,更容易情绪化,所以很难成为成功的创业者。
- 第四、长期成功看人品。人品很重要,成功的创业者,真正意义的企业家,人品一定是不错的。真正好的企业家,特别低调、朴素、谦逊。外表很低调,内心非常强大,基本上说到做到,做的永远比说的好。
02.公司业务不专注
- 什么都想做。创业有一个大忌,那就是什么都想做,一定要专注。尤其是在早期,没有专注是不会有成功的,你还要记住现金为王,不是你兜里有多少现金,而是对于现金流的把握。
- 看一下三个案例。可以看看达晨系最成功的三个案例,分众传媒、网宿科技和爱尔眼科。
- 爱尔眼科市值360亿,开了差不多200多家医院,他是唯一一个IPO上市的民营医院,理论上可以做很多别的专科,可以做牙科、心脏科等。很多人找他做,很多地方政府,把一些国营医院,很低价的要送给他。我们反复讨论,最后还是决定选择不做,选择还是只做眼科。因为爱尔眼科虽然做得这么大了,但是只占据了中国眼科市场不到10%的比例,中国的市场太大了,把这个事情做好就不错了,眼科还有巨大的空间。因为他很专注,股票就没跌过,一直往前走。
- 网宿科技上市到现在,市值增长了30倍,现在是500亿的市值,最高的时候600亿。我们当年是无法想象这个公司的,当时只是一个非常小的公司,甚至是非常一般的公司,这么多年就专注做一个业务,利润也做了差不多10亿,我们投的时候利润才3000万左右,增长了这么多。但是他还是集中做这一个,做大做强。
- 分众传媒在美国上市的时候,江南春当时收购了几十个公司,进入了无数的行业,最后的结果怎么样?把主业都搞丢了,市值也一塌糊涂。最后他把那些全部砍掉了,那几十个收购的公司,全部砍掉了,回归到他核心的楼宇广告,现在看起来非常正确,利润30亿,还在增长,市值1000多亿。
03.没有创新的能力
- 创业成功者的共同特质,首先是创新能力。如果你的公司,和其他同行没什么差异,是同质化的,肯定是没有生存能力的,肯定是要打价格战的,肯定是不赚钱的。
- 差异化可能是在技术上,可能是在商业模式上,可能是管理上,反正要跟别人不一样。
- 有的创业者说,人家是新兴行业,肯定要不断创新,咱们一个传统行业,怎么创新?没办法创新啊!
- 投了一个养鸡场,马上要上市了。这应该是最传统的行业了吧!这个老板养鸡,每天在琢磨,怎样从鸡身上,多赚一分钱。这个老板觉得,咱们的鸡,鸡翅膀卖得贵,鸡骨头卖得像垃圾一样便宜,他一定要把这个鸡骨头,卖出高价来。
- 没人要鸡骨头,怎么办?他就研发了一个叫骨肉相连的产品,把鸡骨头变成一个产品,这个产品推荐给肯德基、麦当劳,告诉你们可以这么卖鸡骨头。后来他的鸡骨头,价格卖得比鸡肉还贵。他通过创新,把一只鸡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04.把握不住好节奏
- 创业的节奏很重要。有的公司,做起来行云流水,感觉节奏上特别顺畅,每一步都踩准了。有的公司很努力,也很聪明,很勤奋,但是好像老是踩不到点,要不就是踩错了,跑得很累。
- 节奏有轻重缓急。所谓轻重,什么时候该轻资产发展,什么时候该重资产发展,这是要把握好的节奏。搞错了可能就死了,也很危险。
- 什么时候该快,什么时候该慢?不该快的时候,坚决退一步;该快的时候,坚决往前冲。创业是一场马拉松,跑马拉松的时候,可能有一些人是短跑选手,开始的时候跑得很快,你可能被他干扰了,你可能被你的竞争对手的节奏干扰了,他扰乱了你自己,你乱了,你就完了,他完了你也完了。所以说把握节奏要有定力。
05.盲目学习大公司
- 看到很多大公司的畅销书,都被创业者买走了。华为怎么干的,Google怎么干的,咱们就怎么干。学习不能盲目地学,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学习大公司小的时候怎么做,而不是学习大了以后怎么做。大了以后都是戴着光环的,要学就学死了。
- 有些创业者,认为自己的机会太多,自己的能力很强,管理能力很强,调动资源的能力也很强,一个业务根本满足不了他。他说我的每个项目都融资,将来每个项目都上市,这个上中小板,那个上主板,还有一个去美国,这是很多企业家的梦想。
- 发现特别喜欢多元化的,没有一个成功的,全部失败了。有人建议,创业者如果控制不住多元化欲望时,先想清楚这三个问题:
- 第一、你现在的业务是不是足够安全?很多公司第一个业务还在半坡爬,还有很多竞争对手,还有死亡危险的时候,就开始搞新业务,肯定是不对的。
- 第二、你现在的业务是不是行业第一了?很多公司还没有到行业第一,他就开始去上新项目了。
- 第三、你这个行业还有没有上升空间?是不是已经到天花板了?其实行业很大,中国的市场很大,全球市场很大,为什么要上这么多新项目?
- 好几家公司融资之前日子过得好好的,也赚钱,现金流也不错。融资后,账上多了很多钱,就特别冲动,赶紧扩张。一下子收不住了,管理也失控了,一下子巨额亏损,资金链就断了。
06.性格会决定命运
- 一个共同的规律是,失败的创业者,基本都是性格问题。创业者的性格,是创业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 有些创业者特别强势,在企业里一言九鼎,像皇帝一样,说什么都是圣旨,不允许有反对的声音,这种企业肯定不行。
- 有些创业者特别弱势,什么主意都没有,大事小事都找投资人商量,这种人肯定有问题,拿不定主意。
- 有些创业者文人情怀特别多,理想特别大,每次都谈情怀,谈理想。后来我们说打住,这次不谈情怀,这次谈数字,谈财务报表,谈项目进度。创业就是一件很俗的事,就得一个一个趴着干,一块一块赚回来,每天都得关注现金流、报表、库存、CPI,不看这些,整天谈情怀,企业早死了。
07.盲目跟风去转型
- 过去三五年里,传统产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压力是巨大的,打击是颠覆性的。
- 原来那些很风光的消费品,一夜之间发现自己不行了,为什么?消费的主力人群变了,变成80、90后了,他们不看央视,原来的营销手法,比如投标王、砸广告的路子,一下子不灵了。
- 制造业同样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成本上涨,基本上没利润了,原来有利润的,现在都没利润了,顶不住,因为自己的创新能力不够。实体店被电商冲击,移动互联网重构了很多新的商业模式,压力是巨大的,是前所未有的大变局。
- 盲目跟风转型,结果肯定是死。一下子互联网+,一下子O2O,把自己传统的那一块优质的东西全部放弃了,推倒重来,也死了。本来日子过得还行,虽然没有以前那么好,但是还可以活下去。结果盲目跟风,一下子就把自己搞死了。不转型,早晚也得死。一些项目型公司,一些周期型公司,当时挺好,没有在好的时候,转型成为一个持续增长的商业模式,后面也不行了。
- 刚创业大部分是短跑选手和是否是笃定的决策者很重要。创业三年反而发现,业务能力不强的男搭档却是认定目标坚定不移的人,而我追求短期快跑反而没他镇定自如,值得思考和学习,没有强弱之分,而是耐跑力的较量
08.没有盈利的模式
- 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创业者20分钟讲完了,投资人问他怎么赚钱?他觉得奇怪,说我们是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是烧钱的。如果你做一个企业,你都不知道怎么赚钱,这是有问题的。阿里早起发不出工资的时候,投资人从来没有怀疑过它,因为知道它的盈利模式没问题,只是需要时间成长。创业不是做慈善,一定要盈利。
09.空降leader管理
- 空降过去一大堆CEO、COO、CFO等等,结果企业几乎全死掉了。很多创业者花了那么多钱买回一个教训: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leader,强行嫁接外来的会非常难,好的领袖非常关键。
10.融资为目的创业
- 以融资为目的的创业,注定失败。见过不止一个项目因为没有融资而倒下了。时下流行的情况是,召集数人开发一款APP,两个月后开始各种手段接触投资人,谋求资本投入。更有甚者,以90后标新立异为名叫嚣,说创业者拼的就是谁能从投资人口袋里骗出钱来,没有融资,创什么业?
- 每天被媒体动辄上亿的融资新闻刷屏,奇葩的是我们明知是PR手段却也会信以为真。因此我们会陷入歧途,整日奔波于要钱的路上,原本坚持一年的项目因为融资不到或那些所谓投资人的不看好而提前放弃了,请问你在给谁做事,为谁创业?
- 创业本身就不是万事具备的活儿,你恰恰要想的是,没钱没资源你如何把此事做成,你做好了,自然会有人找你。创业是一项事业,不以做事为目的的创业就是耍流氓,以融资或者以骗钱为目的的创业,早晚必败,早晚。
11.浪费时间搞人脉
- 别去跑会了:浪费了大量时间,却建立了无效社交。不少人曾误入歧途。有一段时间不少人集中跑过北京上海等地的各种会,因为小地方呆久了,迫切需要外部的阅历补充。
- 大多数创业者可能都有我这样的经历,希望通过各种公开场合结交人脉,以期对自己的生意有所帮助。忽然有一天顿悟了,所积累的这些社交关系,有90%以上都是无任何互动的无效社交,因为大家的层次不对等,根本没有产生交集的基础,即便你加了李开复徐小平沈南鹏等等的微信又如何?你拍了几张合影又如何?还是那句话:你不牛逼,你认识再多牛逼的人也没用。
- 后来发现,反而是那些朋友介绍,小范围一对一交流非常有价值,哪怕大家素昧平生,因为有良好的交流基础而不存在层次对等与否的问题,大家坦诚相交。
- 相反那些高大上场合的高谈阔论、广告以及自我吹嘘,完全是在浪费时间。你当时觉得都对,事后你发现对你一点用也没有。所以,创业者应该更多专注于自己的业务,建立自己高效的社交方式,别到处跑会了,那里没有你想要的东西。
12.股权别平均分配
12.1 不要搞平均主义
- 在股权分配上,几个创始人一定不要搞平均主义,而是要有主有次。一般建议创始人和联合创始人之间的股权比例是2:1或3:1,保证创始人对公司的绝对控制力。如果搞平均主义,或者创始人和联合创始人之间股权比例太过接近,则联合创始人可以轻易联合其他股东推翻创始人,公司就很容易陷入不稳定的状态。
12.2 如何分配股权
- 关于股权初期分配,可以按照大家出资,专长进行合理分配。如果刚开始几个人难以取舍,就设置留出活动股权池。举个例子,四个人,开始每个人占15%,剩下的40%就设置为活动股权池。按照平时考核指标【工作完成进度等】,可以适当奖励部分股权,直到股权分配完为止,至于奖励多少比例股权,先要协商说好。不然后期在奖励上由于贡献价值每次难以用具体值核算,造成分配分歧问题等。
- 有创业者觉得合伙人之间感情都很好,不好意思多拿些股权,也不觉得未来会出什么矛盾。这是非常天真的想法,做公司就应该以公司利益为第一,未来一定会遇到意见分歧。做商业公司不是为了让谁开心,而是为了把事情做成。
12.3 慎重选择合伙人
- 在合伙人的选择上要非常慎重,如果事后发现一个合伙人不合适,但他又拿了公司的股份,会非常非常的麻烦。我的建议是,真遇到这种情况,要早做决断,该怎么谈怎么谈,宁可高价把股权收回来,也不要让不合适的人待在关键位置上。
- 所以这是非常考验创业者领导力的,也是为什么我认为大多数人不适合创业的原因,因为很多人做不到,做不到这么冷酷的对待合伙人、员工、股东,甚至是自己。在这一点上,我没有用「管理能力」这个词,而是用了「领导力」。我认为领导力比管理能力更能反应出事情的本质 — 像船长一样带领所有船员向着一个共同目标前进。具有领导力的人,能够影响到其他人,做事情不再是靠行政手段,而是影响力。
- 可以抽取部分股权奖励那些为公司贡献大的员工,尽量不要免费赠送,可以让员工出资一部分,然后给他高出出资价值的股份,让他身处其中,不然免费的东西总难以让人珍惜和全力以赴。
13.尽量远离孵化器
- 万众创业的表象是,一夜之间,创业者遍地,孵化器遍地。我一直以为,市场的问题归市场解决,政府的归政府。但现在不一样了,除了政府兴办的各种创业园,还有各种机构添置的孵化器。
- 这些地方大多有3个通用的功能:1、免费场地桌椅板凳;2、工商税务法务手续等代理代办;3、资金资源等扶持转介。
- 我当年也进过创业园,隔三差五被叫回来参加领导座谈会,接受领导关怀,结果正事一件没干,中国的事儿你一定要有鉴别能力。所谓工商税务等代办,拜托!我们是在创业,你连营业执照等都需要人家一条龙代办,你是创业还是过家家?作为孵化器你觉得这是在帮创业者么?
- 民营孵化器叫融资对接,政府创业园叫贷免扶补,除了他们自身获得了巨大的资金和资源补贴外,对不起,我们没有看到过现存的任何一家NB的公司是这样成长起来的,这一点我只能说这么多。
- 没经历过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没被刁难过办执照,没贴过信用卡,生活在襁褓中,这样的创业能有多强的生命力?现在很多孵化器的初衷是好的,也为了发掘一些项目。
- 但没办法,创业是一件根本没规律可循的东西,想把创业工厂化、流水线化本身就是一个笑话。更有甚者,有些孵化器做成像集团公司一样,早请示晚汇报,有比这更好玩儿的笑话么?所以,请创业者远离孵化器,那里不是你成长的天地。
16.融资的难题难解
- 风险投资只有锦上添花的,没有雪中送炭的。如果你的团队遇到问题了想去找VC要钱,那也请你不要浪费时间了,VC这时候是不会来帮你的。
- 这次金融危机出现的情况你们应该已经看到了,很多VC正在把遇到困难的公司强制关闭套现走人,别忘了他们多数都是无限合伙制的,基金赔了钱,合伙人要自己掏腰包的!
- 当然也没有哪个天使会放弃自己从银行里取钱的权利,所以一遇到困难他就会立即撤退,到时候你骑虎难下,没有钱就是死,再融资就会大大稀释团队股份。而且新的VC或投资者既不愿意见到有一个不懂游戏的天使占大股,也不喜欢遇到困难的团队,更不喜欢拿钱把原来的股东买出去,这很好理解,凭什么我把钱给一个已经不可能为这个公司继续作贡献的人呢?何况他还很失败。
- 强烈建议:不懂这个行业的天使的钱不要随便拿,他们与魔鬼之间只有一步之遥!再多说一句:对业内的人给的天使投资也要小心,你很难了解他到底有多懂,如果仅仅是“略懂”,还要很积极地过来管你,那你很可能很快要体验到生不如死的滋味了。
18.偶发投资者冲突
18.1 管理冲突
- 多数早期的天使投资者,即使是游戏业内的投资者,往往都是不够专业的,他们往往对游戏一知半解,却自认为很了解,他们会过多地亲自参与产品的管理和设计决策,或者盲目相信某个自称为专家的“亲信”,把他安插到团队里面负责日常的管理或者监控,这些人经常犯的错误有:
- 提出令人啼笑皆非的所谓游戏创意,自认为是所谓的游戏特色,其实成了导致项目失败的罪魁祸首。
- 过分重视某些没意义的细节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大方向,让团队精力分配失衡,开发周期拖长。投资者安插的“探子”往往是能说会道,会讨领导喜欢的那种类型,或者干脆就是投资人的某个亲戚,典型的情况是一个就知道成天玩游戏,其实根本不懂事的孩子,他们的真实的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非常差,他们一味迎合投资者的非专业想法,经常与团队发生严重的管理冲突,再加上每个新招聘的人他们都要过目,往往引发很大的团队内部矛盾。
18.2 无法承受挫折而撤退
- 每个人才和团队都有他的成长过程,即使是有成功经验的天才团队,也难免在新的游戏设计或者开发中出现失误。
- 而绝大多数投资者,包括很多业内的投资者对团队都没有足够的耐心,在产品开发遭遇困难的时候,或者在产品上线运营之后发现情况不够理想就会立即放弃投资。
- 其实投资者一般都会同时投资多个项目,当其中一个项目遇到困难的时候就立即停止,把资源留给其他的项目。
- 这其实是最常见的投资策略,因为对投资者来说,这样可以分散风险,避免损失单方面扩大,但是对你来讲,你没有机会分散风险,出了问题就只有死路一条。
18.3 投资者自身原因撤资
- 投资者往往有他自己的主业,也就是所谓的现金牛,没有这些现金牛,也就无所谓那些“闲钱”来做投资。
- 但是当他们的主业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把非主业的投资砍掉,甚至其实有些投资者做投资的钱根本就是他在金融市场上“借”来的,市场一旦不景气,保命还来不及呢,你的团队再好,产品无论开发有多顺利,他都会采取丢车保帅的策略,忍痛把你卖掉或者直接关门儿了事儿。
- 能卖掉也别高兴,愿意在这时候接盘的新东家没有不趁机狠狠砍价的,未来也未必不会再卖你。有人可能会说:“有合同在呢!他怎么能随便撤资呢?”请允许我说句很令人伤心的话:合同到这时候就是一张废纸,当你到了连工资都没的领了的时候,你还有钱有闲去打官司吗?
19.合理用增发机制
19.1 一定要掌控局面
- 合伙可以合,但是一定要有一个人掌控局面,这样才能把合伙机制往前带动。如果没有一个掌控局面的人,刚开始可能好说,一旦大家赚钱了,谁付出力量多、谁付出力量少就会出问题。
- 合伙人在一起,很容易出现不符合现代企业的管理规范,大家互相抢的是面子,而不是抢着该怎么做事情。如果大家在一起合伙的话,一定要有一个机制,先上来大家分好股份,紧接着设置一个对干得最多的人增发的机制,让多干活的人在公司的权利不断增加。
- 三个人一起合伙,一个人拿33%的股份,合起来变成100%,我们一起发财。一年以后,你会发现有的人干的活多,有的人干的活少,这个时候怎么办?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有一个机制,必须要有一整套考评机制,说明这些合伙人和合伙之外的人怎么确认他们的业绩。这种是十分不好的,容易引起后面很多的意想不到的事情。
19.2 增加补发机制
- 如果大家在一起合伙的话,一定要有一个机制,先上来大家分好股份,紧接着设置一个对干得最多的人增发的机制。后来有几个大学同学,他们也合伙,帮他们设计了一套增发机制,他们到今天也没有打过架,因为每到年底的时候,就会根据谁干活干的多少来进行增发,比如其中有一个人刚开始占了40%左右的股份,现在已经稀释到了20%,因为他占了40%股份,除了投钱什么都没干。
- 但是另外的人在做,那每年就要增发,增发到最后,原来一个占到10%几的人,现在已经被增发到了30%几,因为整个公司作为CEO是他一直在干的。实际要有这样一套机制,既可以合伙不散,也可以让内部干的人慢慢的在公司权利不断增加,这样就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机构。
20.创业者品质不行
- 从投资人的角度讲一下我们看一个创业者时所注重的东西。
- 第一个是你的行业增长潜力。我刚才讲了长长的雪道,和这个是关联的。
- 第二是商业模式的可扩充性。你发明了一种造鞋的机器,我看你这个项目的同时,发现另一家企业有一种用于移动设备的全新商业模式,后面这家得到投资的可能性会远远大于你。
- 第三是和竞争对手的差异性,这个我们比较在意。别人开一家湖南餐馆,你开一家四川餐馆,但这两种菜系食材和佐料完全可以复制,没有真正的壁垒。
- 第四,我们非常在意创业者的自信力和决策能力,现在一些创业者为了取悦投资人,谈的时候首先把团队一顿介绍,我是CEO,他是COO,我问他怎么决策?他说我们集体决策,大家讨论。我问,你们有没有决策不一样的时候?他说没有,我们都是一致决策。这种人基本拿不到钱。
- 第五是激情和毅力。激情比较廉价,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你是不是真的饥渴,有些人是富二代,创业以玩为主,失败就失败了,无所谓,反正我爹还有钱,这种不饥渴也是不行的。有毅力的人能吃苦,心理素质比较强大,不怕失败的摧残。
- 第六是分享。有一些创业者,我们问他你的股权怎么分配?他说我99%,我老婆1%。这种情况很多。还有说我占95%,然后5%分给大家。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也不太考虑,为什么?这人比较抠门,不愿意去分享,所以我们投资的前提是你起码要拿出15%以上的股权分给你的创业团队。创业成功不是靠你一个人,作为主要创业者你拿多一点是应该的,但是还要有分享的精神。
21.不要去挑战人性
- 任何的商业模式都不要去挑战人性。这句话听起来很玄,不过说起来很简单。比如以前有很多负责车辆检测的工程师,经常有车商去请他们吃饭。为什么车商要这么做呢?因为他想要让我们的工程师把他们不合格的车放上去。我们的销售也是,车商会找他说,有客户来的时候,赶紧把我们的车下架,这样我们就不用给大搜车交三个点,我私下里给你1.5个点。
- 你想,一个店都会发生这么多事情,未来100个店怎么管理?如果要让商业模式去挑战人性,这说明商业模式本身就有问题。人性是多面的,好的商业模式和环境一定要让人性发扬出好的一面,抑制它坏的一面,否则团队和公司就会被腐蚀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