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 01.曾国藩的五勤法则
- 02.六尺巷的故事介绍1
- 03.和尚为何要称老衲
- 04.二百五的来历故事1
- 05.弱水三千只取一瓢1
- 06.什么叫丘比特神箭1
- 07.阿拉伯数字的故事
- 08.庙宇为何建在高山
- 09.胡适的新三从四德1
- 10.岳飞被杀为何不反
- 11.吃醋出自那个故事1
- 12.昙花一现只为韦陀1
- 14.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 15.管鲍之交友谊故事
- 16.秦晋之好历史故事1
- 17.古人出远门迷路吗
- 18.一字千金有何故事
- 19.洛阳纸贵出自何处
- 20.犬子和千金的由来
- 21.秦昭王五跪得范雎
- 22.墨子苦心激励耕柱
- 23.刘备苦心留住徐庶
- 24.孟婆汤到底是什么
- 30.衙门口为何放狮子
- 31.陈平不杀樊哙故事
- 32.苏秦死后计擒刺客
- 33.廉颇负荆请罪故事
- 34.贾人重财故事叙述
- 35.庞清云为何杀降兵
- 36.朱元璋为何杀功臣
- 37.慈禧如何制衡湘军
- 38.孔融以不孝罪被杀
- 39.出殡为何要扬纸钱
- 40.王安石变法的故事
- 41.和珅给米中撒沙子
- 42.悯农神作李绅劣迹
- 43.凿壁偷光故事逆转
- 44.林则徐对鸦片转变
- 45.岳飞狱中签押故事
- 46.竹林七贤的清谈风
- 66.秦昭王五跪得范雎
01.曾国藩的五勤法则
- 一曰:身勤
- 曾国藩所说的“身勤”就是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曾国藩曾说“余谓天子或可不亲细事,为大臣者则断不可不亲”。曾国藩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曾国藩在军中要求自己早起,不论是什么样的天气,不论是什么样的环境,他一定“闻鸡起舞”,练兵督训,办理各项事务。曾国藩对军中将士说:“练兵之道,必须官弁昼夜从事,乃可渐几于熟。如鸡孵卵,如炉炼丹,未可须臾稍离。”《论语》有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言传不如身教,曾国藩就是这样影响手下的幕僚、将领的。不管是个人修行还是管理团队,这一点至关重要,要给周围的人和下属做一个好榜样。
- 二曰:眼勤
- 曾国藩所说的“眼勤”是从细微之处识人。
- 曾国藩指派李鸿章训练淮军时,李鸿章带了三个人求见,请曾国藩分配职务给他们。不巧曾刚好饭后出外散步,李命三人在室外等候,自己则进入室内。等到曾散步回来,李请曾传见三人。曾说不用再召见了,并对李说:“站在右边的是个忠厚可靠的人,可委派后勤补给工作;站在中间的是个阳奉险违之人,只能给他无足轻重的工作;站在左边的人是个上上之材,应予重用。”
- 李惊问道:“您是如何看出来的呢?”曾笑道:“刚才我散步回来,走过三人的面前时,右边那人垂首不敢仰视,可见他恭谨厚重,故可委派补给工作。中间那人表面上必恭必敬,但我一走过,立刻左顾右盼,可见他阳奉阴违,故不可用。左边那人始终挺直站立,双目正视,不亢不卑,乃大将之材。”
- 曾国藩所指左边那位“大将之材”,就是后来担任台湾巡抚鼎鼎有名的刘铭传。曾国藩从细微之处识人,练就了他的一双慧眼,曾府幕僚鼎盛一时,幕僚在曾国藩平定太平军的过程中出谋划策,立下了赫赫功勋。
- 三曰:手勤
- 曾国藩所说的“手勤”其实就是要养成一个好习惯。曾国藩一生养成了三个好习惯:
- 一是反省的习惯:曾国藩每一天都写日记,曾国藩说:“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馀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走,丝毫不能自主。”曾国藩通过写日记进行修身,反思自己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这样的反省,不断修炼自己。
- 第二个好习惯就是读书习惯,他规定自己每一天必须坚持看历史不下十页,饭后写字不下半小时。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通过坚持读书,曾国藩不仅改变了气质,更磨练了他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也增长了他的才干,懂得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也让他成了一代大儒。
- 第三个好习惯就是写家书,据说曾国藩仅在1861年就写了不下253封家书,通过写家书不断训导教育弟弟和子女,在曾国藩的言传身教之下,曾家后人人才辈出。
- 正所谓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曾国藩养成很好的习惯,不仅成就了曾国藩自己,也影响了曾家后人。
- 四曰:口勤
- 曾国藩的“口勤”就是他与人的相处之道。曾国藩认为同僚相处“两虎相斗,胜者也哀”。
- 据说曾国藩开始同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关系并不好,咸丰三年,曾国藩在长沙初办团练时,骆秉章压根儿就没把曾国藩放在眼里,对曾国藩的工作也不是十分支持。当绿营与团练闹矛盾时,他总是把偏向着绿营。
- 让曾国藩特别愤愤不平的是,在靖港兵败,湘军退驻长沙城郊的水陆洲时,骆秉章来到离曾国藩座船仅数十米之遥的码头送客,曾国藩以为他是特意来看望和安慰自己的,内心正十分感激,谁知他送完客人之后竟然转身便走,就当没有看到曾国藩!并且还同长沙官员一起对曾国藩的兵败百般讥讽。
- 尽管如此,曾国藩并没有逞口舌之争,而是采取曲意忍让的态度,在他为父守孝后第二次出山之时,他特意拜访了骆秉章,态度十分谦恭又十分热情,之前的那点事就当没发生一样。这让骆秉章大感意外,当场表态,以后湘军有什么困难,我们湖南当倾力相助。
- “己预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曾国藩口勤不仅仅是对同僚和上级,对下属也会耐心地训导,曾国藩秉持的这种为人处世之道,不仅让他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如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铭传、胡林翼等名臣,实现了清末短暂的中兴。
- 五曰:心勤
- 曾国藩所说的“心勤”其实就是坚定的意志品质。曾国藩不管是从科考还是在平定太平军时“屡败屡战”,都有一种精诚所至的信念在支撑他。从各方面下足工夫,功到自然成。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以勤治惰,以勤治庸,不管是修身自律,还是为人处世,一勤天下无难事。
02.六尺巷的故事介绍
- 六尺巷”的故事其实有两个版本
- 但以张英的版本最有出名,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在这众多的版本中,张英的官最大的原因。下面来看这两个版本的“六尺巷”。
- 一、清朝“张英”版本
- 这个是流传最为广泛的版本了,主角张英。这个张英可不简单,他还有个更有名气的儿子——张廷玉。至今在安徽安庆还流传着“父子宰相府、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的说法,说的就是他们父子两。康熙时期,张英任文华殿大学士等职;雍正年间,张廷玉任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
- 张英、张廷玉父子都担任宰相,这在历史上非常少见;而且张英淡泊名利、为人谨慎,康熙帝称赞他:“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六尺巷的故事发生在张英在京城为官期间,当时他已经官居宰相的高位了,但张英的母亲不愿意去京城,仍在桐城老家居住。
- 一次,邻居吴家在扩建宅院时,想占用张、吴两家之间的一块地,但张家认为这是祖上流传下来的基业,因此不肯退让;为此双方发生了争执,甚至到了要动武的地步。
- 后来事情闹到县太爷那去,县太爷也为这事愁得很:张家有个在京城当宰相的儿子,吴家也是当地的名门望族,谁都得罪不起啊。所以这事拖了很久也解决不了。
- 于是张家就千里传书给在京城当宰相的张英,希望他回来办理这件事,为张家出口恶气。张英收到家书后,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大笔一挥,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句:“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 张家收到书信后,一开始还很不解,张英都是一朝宰相了,金口一开,事情就分分钟解决了,于是都对张英有些不满。还是张母识大体,明白儿子的意思:为了三尺地伤了两家和气、又气坏自己身体不值得。于是张母主动与吴家和好,并把张家的墙院后撤了三尺;吴家见到张家这么讲大义,觉得心理上也过意不去,于是也把自己家的墙院后撤三尺。
- 为何叫六尺巷
- 这件事就在张英的书信调解下和平地解决了,在当地传为美谈;后来康熙皇帝听说此事,特地赞扬张英:“百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那有人要问了,说了半天,还不知道为什么叫“六尺巷”呢?
- 很简单,张家和吴家各自把墙院后撤了三尺,加起来不就是六尺?所以大家就把双方主动后撤六尺形成的巷子就称为“六尺巷”了。
- 时至今日,“六尺巷”已经成为桐城著名的3A级景区,位于桐城市西环城路,东起西后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全长100米、宽2米。
- 二、明朝“李锦袭”版本
- 这个版本中,时间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主人公也变成了举人李锦袭。大概的事情跟张英的版本差不多,说的是宛平县令李锦袭某天接到儿子李兰玉的书信,也是李家与隔壁因为建房产生纠纷,对地基争执不下,于是想请做官的李锦袭出面协调。
- 李锦袭也给儿子回信一封,写的不一样,但表达的意思很张英的差不多:“千里寄书只为墙,让他一步有何妨;含元殿上离离草,原辈风流诗味长。”
- 李兰玉接到父亲的书信后,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于是主动与邻居和好,双方各让一步,事情友好解决。李锦袭的版本发生时间还在张英之前,而根据有些专家考证,“六尺巷”的故事更有可能发生在李锦袭的身上,而张英的反而是张冠李戴;但是后来传来传去,张英的成了“正版”的,其他的都成盗版的了。现在,桐城“六尺巷”的民间故事已经入选安徽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3.和尚为何要称老衲
- 老衲到底什么来历
- 在影视剧中,也经常看到里面有的和尚喜欢自称老衲,其中到底有什么来历?老,应该是资历老,年龄大的和尚。衲,有两个意思,一个含义是僧人即和尚的衣服;还有一个意思跟"纳"意思相同。
- 看一下出自的诗句
- 大唐官员、诗人白居易就写诗向往僧人的美好生活:"自出家来长自在,缘身一衲一绳休。"(白居易《赠僧自远禅师》)看看吧,当个和尚多好,出家之后自由自在,连衣服钱也省了,将别人做衣服的边角料拿来就能当衣服穿。
- 其实白大人有所不知,当僧人是非常苦的。因为僧人没有人给他薪水,自己也不能做生意;所以他们的生活都比较简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身上的衣服都补丁摞补丁。
- 有信仰守得住清贫
- 和尚自称老衲,跟贫僧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有信仰的人,要意志坚定,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承受得住清贫。
- 是一种自勉,时刻提醒自己,要清贫,要拒绝名利诱惑,当了和尚,进了法门,就断了欲望,绝了尘缘,自律自爱,不做对不起佛的事情,不然就会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 一般人不敢自称老衲
- 坚持到底的人,确实不多。古人有诗云:非向山头寻老衲,定于花下醉红裙。池边日日摊书卷,昨日今朝不对君。意思是说,当了和尚,你就做不能花前月下,更不能一边欣赏如画美景,一边吟诗作画,激扬文字。不过我们在前面说了,敢称老衲的人,都是工龄长,年龄大,德行好的,三样缺一不可。那些工龄长的和尚,如果不是寺院负责人,是不能自称老衲的。
- 敢称自己为老衲的都是庙里的领导,通常都是方丈、主持级。不是负责人的和尚,哪怕年龄再长,工龄再长也不敢自称老衲,只能自称"贫僧",寺院里也是要讲究等级的。
- 最后总结一下老衲
- 第一:是因为岁数和修行来说,一般来说,修行时间长,得道的高僧才会有此自称;
- 第二:是因为佛家弟子讲究的佛理,是行善于天下苦众,不追求物欲等说法,所以一般的出家人穿的衣服是所谓的百家衣,其代表苦修的含义。
- 老衲也有一种自夸的意思,也就是说自己修行到了一定的境界,可以看透一切,包容一切,纳在这里又是接纳的意思,说明自己已经超凡脱俗,胸怀非常宽广,
04.二百五的来历故事
- 二百五是什么意思
- 二百五是一句骂人的话,这是举国周知的,那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二百五通常是形容一个人呆头呆脑,不聪明,不开窍,算不上是很粗鲁的话,最多就是调侃而已。从这点来看,二百五虽不是什么褒义词,但贬义的成分不算太重。
- 它的第一种来历说法
- 苏秦是战国著名的纵横家,以游说列国合纵抗秦而受到各国国君赏识,领六国相印,权势可谓一时无两。所谓树大招风,苏秦在齐国活动的时候,遭遇刺客袭击,重伤而亡。明目张胆在齐国杀人,这是对齐国的蔑视,齐王很生气,但他却没有下令捉拿凶手,而是下令把苏秦的头割下来,挂在城门口,张榜公示苏秦是内奸,死有余辜,齐王要奖励出手的义士千金。告示一出,很快就有四人来领赏,四人都一口咬定苏秦就是自己杀的,于是他们被带到齐王面前。齐王问他们千两黄金怎么分,四人还高兴得回答四人平分,每人二百五。齐王毛了,怒喝道:“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被用来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财色所迷惑的人。
- 它的第二种说法
- 银两的故事。在大清之前(包括大清在内)主要流通的是铜钱,铜钱又分铜圆(实心的)和麻钱(空心的)两种。为了携带和运输清点方便,把麻钱用麻绳每500个为一吊串起来,然后把俩绳头结起来。这就是一吊。那么,问题就很清楚了——所谓半吊(子)就是一吊的一半,250,也就是人骂人半吊子!
- 它的第三种说法
- 老秀才的故事。还有一民间传说,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教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个,小儿子写二百个。”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 它的第四种说法
- 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原为一员,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里拿着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员,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今天,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是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
- 它的第五种说法
- 从前有一个傻瓜,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尽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八两金子很多的,笨蛋。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
05.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 它出自那个故事
-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其实源起于佛经中的一则故事,原是说人生在世,会遇到很多美好的故事,用心把握其中一样足矣。《红楼梦》中贾宝玉只是借用此典表示对林黛玉的喜爱,自此“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才被正式用来形容爱情。
- 佛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佛祖在菩提树下问一人:“在世俗的眼中,你有钱、有势、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妻子,你为什么还不快乐呢?”此人答曰:“正因为如此,我才不知道该如何取舍。”
- 佛祖笑笑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某日,一游客就要因口渴而死,佛祖怜悯,置一湖于此人面前,但此人滴水未进。佛祖好生奇怪,问之原因。答曰:湖水甚多,而我的肚子又这么小,既然一口气不能将它喝完,那么不如一口都不喝。”
- 讲到这里,佛祖露出笑容,对菩提树下那个苦恼的人说:“你记住,你的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样就足够了。弱水有三千,只取一瓢饮。”
- 哪些经典著作引用这句话
- 《西游记》第二十二回唐三藏收沙僧时有诗描述流沙河的险要: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这是第一次正式的弱水三千的提法,主要来形容流沙河的险要。
- 《红楼梦》中“弱水三千”首次被用以表达爱意。“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也因此著名,被沿用至今,故而后人一般会误以为其出处是《红楼梦》。意思是天下的女子虽有千千万,但是我只喜欢你一个,被常用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专一。
06.什么叫丘比特神箭
- 爱神丘比特的箭有两种
- 第一种箭会带来高尚的爱情。带来永恒爱情的箭是金子制成的,需要小心地将其磨利,这样才能穿透两个恋人的心房并嵌入其中。被金箭射中的恋人将经历三个阶段才能得到永恒的爱情——欲望、容忍与依恋以及深厚的感情。
- 第二种箭则会带来强烈的欲望。另一种箭是铅制成的,这种箭能射中目标却不能穿透心房,更不能永远嵌入其中。铅箭令人产生的是转瞬即逝的激情,充满了情欲和感官刺激。
- 丘比特主管人的爱情和婚姻
- 相传,被金箭射中的人,会深深地忘我地爱上看见的第一个人;被铅箭射中的人,会厌恶并拒绝看见第一个看见的人。
- 丘比特一直被人们喻为爱情的象征,相传他是一个顽皮的、身上长着翅膀的小神,他的箭一旦插入青年男女的心上,便会使他们深深相爱。同时被铅箭射中的人,也会让恋爱变成痛苦、妒恨掺杂而来,甚至由爱生恨……
- 爱情是丘比特之箭射中心脏后所产生的效应
- 这是大家都公认的一种浪漫解释。但这浪漫的解释中却包含了爱情的特性。据说丘比特射箭时眼睛是绑起来射,因此人们把爱情说是缘分(也可以解释为爱情是盲目的)。
- 因为丘比特是为了赐予人们爱情才向世人发射爱情之箭的,但箭毕竟是武器,它是用来伤人的,而且丘比特一向是将箭射向世人的心脏,由此看来,伤人的箭射中了人的心脏,所以伤心是在所难免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会被爱情伤透了心。
- 所以说,丘比特之箭,这个爱情的代名词,就已经告诉了世人,爱情是会伤人心的,既然知道病因了,应该怎样处理呢?
- 人世间不能没有爱情,所以被丘比特之箭射中是件好事,但你若急于求成,将射中的箭使劲地往心里深处插,物极必反必会落得伤心的地步,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轻松面对,不要想那么多,随遇而安,让心与箭轻松的融合在一起。
07.阿拉伯数字的故事
- 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
- 打工充看了一些历史,可以说,今天的阿拉伯数字是由于阿拉伯帝国人当了一个数字的搬运工。这些还得从阿拉伯帝国说起。大概在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最早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它的彊域辽阔,其中包括亚细亚、欧洲、非洲都有它的地盘。
- 八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入侵略到印度,在印度旁的地区,发现了这些最早的用数字表示的东西,于是,阿拉伯人就把该地区的数学家抓到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同时,当时的巴格达首府,是伊斯兰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 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发明
- 其实这些最早的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被欧洲人误称为阿拉伯数字。
- 之所以阿拉伯人对印度数字情有独钟,是因为这些数字非常简明扼要,计数方便。
- 一些周游世界的做生意的商人,更是对这些印度数字爱不释手,它们可以在纸上记录下来,做生意比之前适用多了。后来,阿拉伯人就主动承担了传播印度数字的光荣使命。
- 印度人对自己的最早数字发明有一点冤枉
- 1234567890这些数字是由阿拉伯帝国的人在世界各地传播开的,所以淳朴的欧洲人也没有多想,就给它们命名为阿拉伯数字了。
- 习惯成自然,它们叫习惯了就一直延续至今,印度人对这些数字想改过来也维持过晚。
- 这些数字经过多年改变,成为现在的模样。值得注意的是,印度人的贡献可不仅仅只是发明了十个数字那么简单。
- 最后欧洲数学家们在此基础上发明了十进制计数标准,即:数位加数值的计数方法,这些都是现在影响数学发展,最后又增加了小数点、百分号、科学计数法,用简单的十个数字就能表示所有的有理数。
- 今天的阿拉伯数字凝结了从古至今世界各地人民的智慧。
08.庙宇为何建在高山
- 先来看一段话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出自刘禹锡的《陋室铭》从这短短的几句文章可以看出山与神仙有关系,而古代的帝王都希望自己可以长生不老。
- 寺庙建筑的起源
- 寺庙建筑起源于印度。中国在南北朝时代大规模兴建寺庙成风。唐朝诗人杜牧的《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南朝寺庙之多。
- 寺庙是佛教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佛教起源于印度,发扬光大于中国,从汉代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历代的皇帝为了更好地统治人们的思想,利用佛教,道教宣扬其思想。
- 这些寺庙建立在群山之上,显示高高在上,远离红尘,威严庄重。 天人合一,人神同在。
- 佛教是从西汉时期传入我国,而道教是我国本土的宗教。二者都讲究一个安宁清静,唯有建在山上可以脱离世俗凡尘,远离世俗的喧嚣。
- 中国的传统“风水”观念,庙宇的选址是十分重要的。必须是建在风水好、吉利的、有灵性的地点,所以选址十分讲究,大多数就建在山上。
- 庙宇中人觉得房子建的高,可以更好的迎接神仙的降临。所以大多数庙宇都是建在半山腰或者山顶的高处。
- 著名的寺庙有哪些?
- 灵隐寺:杭州命剎,传说中济公所在的寺庙。少林寺:河南嵩山,少林武功发源地,习武人士梦寐以求的地方。
- 寒山寺: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金山寺:《白蛇传》故事发生地,水漫金山成语的由来。南普陀寺:闽南佛教圣地之一,厦门八大景。
09.胡适的新三从四德
- 胡适编的“新三从四德”是什么
- 胡适编的“新三从四德”大概是这样的: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要盲从;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打骂要忍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花钱要舍得。
- 胡适说过:“只有自己的脚才知道鞋子合不合适。”他曾对秘书胡颂平说:“久而敬之这句话,也可以作夫妇相处的格言。所谓敬,就是尊重。尊重对方的人格,才有永久的幸福。”
- 胡适旧式的婚姻
- 对于家里安排的相亲,胡适也是一拖再拖,后来还是奉母命成婚。江冬秀与胡适的婚姻,虽是典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却也充满着戏剧性,是胡母通过算命先生推演,又经过灶神数日的验证,被灶神确定为天作之合才订下的。
- 胡适做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当然对这种盲婚哑嫁非常有意见,可是终究拗不过老太太,因此订婚后即去了外地学习,一去十多年,直到1917年结婚。
- 很多朋友为胡适抱不平,认为他是“新时代中、旧礼教下的牺牲品”。结婚半年后,胡适也曾在给密友胡近仁的信中说:“我之就此婚事,全为吾母起见,故从不曾挑剔为难……今既婚矣,吾力求迁就,以博吾母欢心。”
- 江冬秀简单介绍
- 江东秀并不是目不识丁,她是望族之女,只是文化程度较低而已。江冬秀虽没有文化,却是个称职的妻子。
- 虽然她曾因胡适的婚外情大闹过,但更多的时候是忍耐。一次胡适住院,江冬秀推门进去,看见曹诚英躺在胡适身旁,她也只是“拉下脸来没理你们”。
- 胡适当时也有了与江冬秀离婚的打算。获知消息后,江冬秀拿起菜刀,抱着儿子,对胡适厉声宣告:如果胆敢与她离婚,那么她便先杀掉胡适和儿子,再自杀。让胡再也不敢提起离婚之事。
- 后来,江冬秀截获了一封曹诚英胡适的信,我们的这位小脚太太,把胡适从床上一把拎起来,打开大门对着周围的老少邻居们开始唱念做打…让一向面子大过天的胡先生彻底的“急流勇退”了。
- 江冬秀从不逼迫丈夫做官,甚至不愿意丈夫做官,胡适曾在家书中说:“你总劝我不要走上政治的路上去,这是你帮助我。
- 若是不明大体的女人,一定盼望男人做大官。”胡适出任驻美大使,江冬秀写信“痛责”。胡适复函安慰说:“我声明,做到战事完结为止。战事一了,我就回来仍旧教我的书。”无论胡适是得意还是失意,是高居驻美大使还是贬成一介布衣,江冬秀都陪伴在他的身旁,单凭这一点,江冬秀就已非一般女子可比。
- 50年代,江冬秀到美国与他生活,她在胡适的领带下端发现一个小拉链,拉开是个暗袋,内藏5美元。胡适解释说,这是江冬秀为他藏的,因为即使出门被人抢劫了,旧领带也不会丢失,他可以用5美元搭车回家。
- 什么是好的爱情
- 轰轰烈烈的缠绵是爱情,但更多的是激情,离真爱尚远;真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的打磨,真爱是相濡以沫的坚守,真爱,是经年累月付出的结果!
10.岳飞被杀为何不反
- 皇帝之所以想杀岳飞,原因有很多
- 皇帝从不担心军队实力不够强大,而是怕它太强大,以至于自己无法控制,威胁自己的宝座。面对声誉日上、大权在握的岳飞,精于政治权术、身居皇位的宋高宗自然是不会坐视不理,肯定会处心积虑杀之而后快。所谓“莫须有”的罪名实际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 在岳飞在外出征的时候,宋高宗连着发了十二道金牌要岳飞赶紧回来,按道理来说岳飞这个时候已经感到不对劲了,可是他依然是选择带了几个人就去见皇帝了。
- 有人说是岳飞没有反的心思,所以他掌管的军队才不会造反,这个观点的确是没有错的,除此之外就是,岳飞被杀的时候,岳家军已经被皇帝给解决了,压根没有人有能力站出来造反。
- 试想一下,岳飞这种人,即使是皇帝想杀他都要掂量几下,不可能直接杀的,在杀之前肯定要做好各种的准备。
- 杀岳飞之前就已经用了各种各样的手段分化岳家军,将许多的老将领直接给罢免了,岳飞要被杀的时候,在宋高宗的手段之下,岳家军里的很多将领都是各怀鬼胎,没有人想着去救,当然也是有人想反的,只不过没有条件去做。
- 赵构和秦桧杀岳飞,是一项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工程。主要有这几个步骤:
- 第一步,把岳飞调到临安,担任枢密副使。明升暗降,切断岳飞和岳家军的直接联系。
- 第二步,指示党羽万俟卨、罗汝楫等人弹劾岳飞,说岳飞以前在军中有“逗留不进”、主张“弃守山阳”等问题,从而罢免了岳飞的枢密副使之职。让岳飞彻底没了兵权。
- 第三步,分化岳家军阵营。岳家军中前军的副统制王俊,因为没有战功,无法升迁,被秦桧发展成反岳第一人。接着,郝晸、傅选等人也参与了进来。岳家军中军统制王贵,因被秦桧抓到把柄,受到要挟,不得不背叛参与反岳。
- 第四步,大面积撤换岳家军中的高级将领。据史料记载。在这段时间,除了以上说到的王贵、王俊、郝晸、傅选没有调换外,其余人员都进行了调换。
- 第五步,砍掉岳飞的左膀右臂。这便是王贵等人诬告岳飞的儿子岳云给岳飞最得力的干将张宪写信,让张宪上书朝廷,恢复岳飞职务的事。从而把张宪和岳云抓起来。当这两人抓起来定罪的时候,也就砍掉了岳飞的左膀右臂,同时也剔除了岳家军的种两杆旗帜。当这两杆旗帜不在了的时候,岳家军想要造反,也是群龙无首,不可能实现了。
- 第六步,也是最后一步,把岳飞抓起来审判。
11.吃醋出自那个故事
- 出自哪里
- 本词最早见于唐张所作笔记《朝野佥载》中。大臣房玄龄为唐朝一代名相,但是他却很怕老婆。房玄龄是出名的妻管严。
- 小故事
- 一天,李世民宣布退朝后,百官散去,唯有房玄龄屁颠颠地跟在后面,一直跟到了后宫,李世民还以为他有什么机密大事要单独汇报,一问才知,这位宰相的夫人正在家里发“狮吼”功,堂堂宰相不敢回家,想求一道圣旨作护身符。
- 唐太宗想要赏赐房玄龄几个美女做妾。但是,房玄龄却不敢接受,原因就是怕他老婆嫉妒。
- 太宗知道后,派人把房的夫人叫来,说:“朕欲给宰相娶妾,好接续房氏香火,夫人意下如何?”夫人说:“不!除非我死了。”太宗说:“那好吧,来人,把毒酒端上来。
- 你有两种选择,要么答应给宰相纳妾,要么喝下这碗毒酒,你死事情就好办了。”夫人说:“我宁愿死,也不愿看到他娶妾。”结果并未丧命,原来壶中装的是醋,皇帝以此来考验她。
- 唐太宗看到这种情形,心里大为惊骇,叹道:“此等女子我尚畏之,何况玄龄。”从此,吃醋便成了“嫉妒”的同义词,尤其在男女关系中,当一方很在乎另一方时,吃醋就成了家常便饭。
12.昙花一现只为韦陀
- 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迅速凋零。
- 昙花开放时,花筒慢慢翘起,绛紫色的外衣慢慢打开,由二十多片花瓣组成的、洁白如雪的大花朵就开放了。
- 开放时花瓣和花蕊都在颤动,艳丽动人。可是三至四小时后,花冠便闭合,花朵很快就凋谢,真可谓“昙花一现”!
- 昙花为什么如此“薄命”呢?
- 说起来,还有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爱情故事:“昙花一现,只为韦陀!”所以,昙花又叫韦陀花。昙花原是一位花神,她每天都开花,四季都灿烂。她还爱上了每天给她浇水除草的年轻人。
- 后来此事给玉帝得知,玉帝于是大发雷霆要拆散鸳鸯。玉帝将花神抓了起来,把她贬为每年只能开一瞬间的昙花,不让她再和情郎相见,还把那年轻人送去灵鹫山出家,赐名韦陀,让他忘记前尘,忘记花神。
- 多年过去了,韦陀果真忘了花神,潜心习佛,渐有所成。而花神却怎么也忘不了那个曾经照顾她的小伙子。
- 她知道每年暮春时分,韦陀总要下山来为佛祖采集朝露煎茶。所以昙花就选择在那个时候开放。她把集聚了整整一年的精气绽放在那一瞬间。
- 她希望韦陀能回头看她一眼,能记起她。可是千百年过去了,韦陀一年年的下山来采集朝露。昙花一年年的默默绽放。韦陀始终没有记起她。昙花一现,只为韦陀。所以昙花又名韦陀花。
14.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 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也是世界上俗语、成语典故最多的国家之一。很多成语典故和民间谚语从古流传至今,人们在说话、写文章时经常还会用到。
-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常在文章里见到,被人们用来指心里疑惑,不明白什么意思。
- 丈二和尚是谁
- 那么,这位“丈二和尚”又是谁呢?他怎么就“摸不着头脑”了?听小杨逗比为您细细道来。丈二和尚身高超过旁人,让人够不着他的“头脑”。
- 有一种说法,出自明·周楫《西湖二集》卷二八:“丈二长的和尚,摸不着头脑。”《金瓶梅传奇》第六回也写道:“诸方地保瞧见,恰似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觉腿关节软了下来,扑通扑通跪成一片。”
- “丈二和尚”指的是庙里的金刚,“丈二”是说金刚的身高一丈有二。现在,一丈约等于3.33米,古代一丈是多少米?在不同朝代,一丈的长度也是有变化的。
- 在商代,一丈指的是1.695米,到了魏晋南北朝,一丈变成了2.58——3.09米。而按照商代的计量单位,古代男儿身高七尺左右,举起手也就一丈,因此有“丈夫”的称谓。人们站在身高一丈二的金刚和尚身边,是摸不到他的头脑的,比喻遇到困惑,弄不清楚情况,摸不清楚底细。那为什么不是“二丈和尚”呢?很简单,二丈就太高啦,古人伸长手踮着脚尖也够不到,没有可比性。
- 还有一个有趣故事
- 关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一俗语,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在江南首刹——七百多年历史的苏州西园寺里,有一座五百罗汉堂,是“中国四大罗汉堂”之一。
- 五百位泥塑金身的罗汉位列堂中,从表情到姿态栩栩如生、无一相同,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这座罗汉堂的设计者是一位身材高大的和尚。人们不知道他的名字,便根据身形特点称呼他为“丈二和尚”。
- 这个和尚很奇特,建房子没有设计图纸,施工的时候就指挥着工人建这搭那,全凭一张嘴说。那罗汉堂形如八卦,七拐八绕、处处玄机,工人们没有图样,只能跟着丈二和尚的指挥棒走,被弄得晕头转向,摸不着丈二和尚的头脑,难度系数翻了几番。
- 当然,最后还是被能工巧匠们建造成功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俗语也便流传了下来。
- 咬文嚼字的乐趣
- 这就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语的由来。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知道个大概意思不就可以了,何必文绉绉咬文嚼字。
- 其实,对爱好古典文学的人来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闲时“咬一咬”文,“嚼一嚼”字,口齿生香,其乐无穷。
15.管鲍之交友谊故事
- 管鲍之交是一个古代中国的故事,讲述了两位智者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交往和友谊。
- 他们俩曾经合伙做生意,一样地出资出力。分利的时候,管仲总要多拿一些。别人都为鲍叔牙鸣不平,鲍叔牙却说,管仲不是贪财,只是他家里穷呀。
- 管仲几次帮鲍叔牙办事都没办好,三次做官都被撤职。别人说管仲没有才干,鲍叔牙又出来替管仲说话:“这绝不是管仲没有才干,只是他没有碰上施展才能的机会而已。”
- 更有甚者,管仲曾三次被拉去当兵参加战争而三次逃跑,人们讥笑地说他贪生怕死。鲍叔牙再次直言:“管仲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他家里有老母亲需要奉养啊!”
- 从此以后,管仲和鲍叔牙成为了亲密的朋友和合作伙伴。
- 他们共同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政策,推动了齐国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得到了国君的赏识和信任,也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 管仲知道了鲍叔牙为了自己冒着生命危险前往齐国求情的事情后,非常感动。他深刻地认识到了鲍叔牙对自己的忠诚和友谊,从此以后更加珍惜两人之间的关系。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也因此被后人誉为“管鲍之交”。
- 管鲍之交的故事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无论身份高低,只要有智慧和才能,就能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这个故事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关于友谊和人才重用的经典典故之一。
16.秦晋之好历史故事
- 秦晋之好讲述了什么故事
- 春秋时,秦晋两国曾多次通婚。晋献公曾将女儿嫁给秦穆公。后献公妃子骊姬为乱,迫害献公之子申生、重耳。
- 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流亡到秦国时,秦穆公将自己的女儿文赢并同宗四女嫁给了重耳。公元前636年,穆公帮助晋国流亡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成就了“秦晋之好”。
- 如今的秦晋之好很纯粹
- 就是形容两个男女缔结婚姻之后两个家族的关系。而《战国策》中记载的秦晋之好,却是一场以婚姻为幌子的闹剧,是一种政治上的联姻,是国家之间的联合。
17.古人出远门迷路吗
- 古人想要出远门的话,会怎么办呢?
- 因为古代的生产力着实是有限,所以古代有很多的人,一辈子是出不了一次远门的,就算是他们想要出远门,那是要经过很多的手续的。
- 他们是需要提前将自己路程之中所需要的干粮准备好,要是稍稍近一点的话,准备一天的干粮就好,要是是千里之外的话,则是需要准备数月的干粮。
- 在古代出远门的费用,还真就不是普通人能够负担的起的,更重要的是,出远门是要带上盘缠的,只有这样,沿途要是想要补给什么物资的话,也是比较方便的。
- 古人在道路上的智慧
- 虽然古人在各个方面的设施都比较地落后,但是在道路上,古人也是下了不少的功夫的,交通道路网络,则是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
- 秦始皇一统六合之后,将曾经诸侯国的路统统都连到了一起,当时秦始皇还颁布了一条法令,那就是“书同文,车同轨”。
- 道路的宽度,以及车轨的宽度,都在那个时候,有了明确的规定,这条制度,甚至影响了后世千年。
- 一般来说,要是有一条路,有非常多的人取走,那这条路就可以被称之为“道”,或者是“路”,如果一条路相对于其他的路,非常宽阔,人们一般就称这条路为“康”,或者是“庄”,而“康庄大道”,也是这么来的。
- 第一个智慧:古人就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路的两旁栽种上树,提供一些阴凉的地方,还有一点原因,就是能够帮助人们在前进的道路之中,能够清晰地辨别方向。
- 第二个智慧:在岔路口设置了路标,这些路标上则是显示了距离下一个目的地所需要的距离,除此之外,古人设置有驿站。
- 古代的驿站和地图
- 朝廷之中要是有什么重要的公文,重要的东西,都是需要经过驿站的,而驿站则是为官差们提供住宿的地方,或者是更换马匹等等。
- 唐朝的时候,每隔三十里,就会设置一个驿站,到了宋朝和元朝的时候,一般都是六十里左右设立一个。
- 三十里以上有时候根本就没有办法辨别,所以古人每隔五里,就会设立一个堠,人们只要记得过了几个堠,就可以知道自己走了多远的路了。
18.一字千金有何故事
- 一字千金出自哪里
- 出自《吕氏春秋》 这本书,吕不韦是战国末期卫国人,早年以经商出名,后当上了秦国的相国。秦庄襄王落难时,吕不韦资助过他,甚至还把自己的红颜知己赵姬赠与秦庄襄王,所以民间都说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一时间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
- 后来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庄襄王短命,仅掌权三年就病死了,王位则由13岁嬴政接替,嬴政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年少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手中。
- 吕氏春秋是什么
- 然而,吕不韦最牛掰的不是因为可能的“政爹”身份,而是《吕氏春秋》这本书。《吕氏春秋》又叫《吕览》,司马迁称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是先秦时期一部百科全书式作品。于公元前239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
- 《吕氏春秋》保存着先秦各家各派的不同学说,还记载了不少古史旧闻、古人遗语、古籍佚文及一些古代科学知识。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十六篇,二十余万字。
- 如何完成著作
- 吕不韦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让他门下“三千食客”,各抒己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文字,然后汇集成册,最后居然编成了一部二十余万字的巨著《吕氏春秋》。这个“吕氏”当然就是他自己,吕不韦。
- 然而,书倒是编好了,却没有得到当时“学术界”和“文化圈”的认可。考验吕不韦才智和财力的时刻到了,他运用他那盖世之商业才能,把《吕氏春秋》炒作得天下皆知。
- 如何炒作天下皆知
- 他让手下将书的内容张榜公布,贴在咸阳城门口,旁边挂出布告,征求各方人士,看谁能在书上增加一个字或者减少一个字,便赏一千金。
- 对此,《史记· 吕不韦列传》是这么记录的:“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 成语“一字千金”,由此而来。谁不知道吕不韦是秦国了有权有势的人!?谁又敢对这部书增删一个字呢!?除非吃了熊心豹子胆。就这样,吕不韦“一字千金”的消息在咸阳城里迅速传开,《吕氏春秋》迅速走红,成为街谈巷议的资料。
19.洛阳纸贵出自何处
- 三都赋是什么
- 《三都赋》可谓晋代畅销书,乃作家左思的代表作品,分别为《魏都赋》《蜀都赋》《吴都赋》,是魏晋赋中独有的长篇。
- 左思写《三都赋》,写《三都赋》那会儿,左思还没有什么名气,《三都赋》写完后也不被圈子看重。左思遂找到了当红作家、《博物志》的作者张华,言语恳切地介绍了《三都赋》,及其本人的心路历程,并将书籍留给张华一套。
- 贵人相助
- 张华听完左思的故事大受感动,将《三都赋》认真品读再三,说不清出于同情还是真心欣赏,反正张华又把《三都赋》推荐给名气更旺、“话语权” 更大的文人兼医学家皇甫谧。
- 不料,皇甫谧十分赏识左思,对《三都赋》评价颇高,还亲自为此书作了序。不仅如此,皇甫谧还亲自出马,进一步策划,动员当时朝廷的著作郎张载、中书郎刘逵等分别给《三都赋》作注。
- 从此声名大噪
- 从此,《三都赋》声名大噪,名列畅销书榜TOP1,整座洛阳城人人争相购买——其实就是竞相传抄。一时间,洛阳城内纸张价格大涨, 由原来的每刀千文涨至两三千文。
- 许多人还跑到洛阳以外的地方买纸,回来后抄写《三都赋》。所以,“洛阳纸贵”一开始指纸张价格高昂,但之后,人们就用“洛阳纸贵”褒扬口碑好、受到普遍欢迎的文章,意思就变了。
20.犬子和千金的由来
- 犬子和千金指的是谁
- 古时候的“千金”之女,一般都是在大户人家的女儿,才称为千金;而“犬子”一称,也纯属父亲对自己的儿子,在外人面前的一种谦虚的称呼!比如说与人交往时,习惯称呼自己的儿子为“犬子”,秉承着礼尚往来的原则,于是对对方的女儿就敬称为“千金”。
- 犬子的来历
- 据传,“犬子”一词来源于汉代著名的辞赋家司马相如。《史记》记载,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司马相如小时候,他的父母爱子心切,为了儿子好养活,特意选了“犬子”取名。
- 古人迷信,以为狗虽低贱却生命力顽强,若人也能如此,定可以远离鬼魅,健康成长。后来,司马相如长大,觉得“犬子”不好听,加之仰慕蔺相如的为人,便改名为相如,“犬子”就成了他的小名。随着司马相如的成名,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犬子”一词也被更多人知晓。许多望子成才的父母对儿子寄予厚望,希望自家孩子可以像司马相如一样天下闻名,便争相效仿,谦称自家儿子为“犬子”。
- 以犬喻人,毕竟不是赞美之词,故人们只称自己儿子。加上古人十分讲究礼仪,在外人面前谦虚有礼,“犬子”一词正好满足这一要求,又有名人效应加持,故蔚然成风,长久地流传了下来。
- 千金的来历
- 关于“千金”这个词,顾名思议,就是是钱的意思,没有用来指代人,比如一字千金,一诺千金等。而第一次用千金来指代人,是在二十四史之一的《南史》里的一个故事所引起的:在梁代的时候,曾有个叫谢庄的大文学家,他是谢灵运的远房侄子,他在当时颇有名气。他有个儿子叫谢朏,自幼聪明好学,深得父亲真传,从小就写得一手好文章。一次,谢庄和一群朋友出去玩,带上了只有十几岁的儿子谢朏,那时只有十几岁。大家到了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观赏美景,都非常高兴,于是有人说“老谢啊,你儿子少年有才,让他就此美景,写篇文章吧。”谢庄答应之后,便让儿子去写。而谢朏,果然是颇有文才,他拿起笔,一气呵成,就写了一篇姜文。大家拜读后,都很是称赞,“老谢啊,你这个儿子绝对是神童,文才这么好,将来一定前途无量啊”等等。被众人吹捧了一番,谢庄心中很是得意,他拍着儿子的肩膀说:“真吾家千金”。所以,真正的第一位“千金”之称之人,就是谢朏。后来,谢朏果然飞黄腾达,做了大官,名声满天下,而“千金”这个词也流传开来,用来专指那些前途无量的男孩子。
- 千金角色的演变
- “千金”一词是什么时候,应用的女孩身上了呢?
- 第一种说法:用“千金”形容女孩的情况,是在元朝的时候,才出现的。据记载,元曲家“张国宾”在他的杂居《薛仁贵荣归故里》里说:“我则是个庶民百姓之女,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也就是在这里,人们第一次才把“千金”用来说女孩,而这个时候距离谢朏已经有七八百年了,并且形容的还是有一定身份地位家族的女孩,而并非平民之女。后来,“千金”一词经因了无数的演变过程,才逐渐适用于普通百姓家的女孩身上了。
- “千金”才开始用来指有才德、有身份的女子。明、清时话本小说盛行,把大户人家的女儿普遍称为“千金”,这个称谓便流传下来。而小说来的影响力巨大……
- 第二种说法:在春秋的时候,吴国大将伍子胥,在年幼的时候,他的父亲和兄弟及家人们,全都被楚国的楚平王,给杀害了。只有伍子胥一个人,愤然逃离了楚国,一路东躲西藏、九死一生,才投奔到了吴国。而在逃离的路上,一次由于数天赶路而饥寒交迫,走到一条小河边时,眼下就快要饿死了,突然他看见一位在河边洗衣服的女孩子,并且她的洗衣篮子里,装着一碗饭,于是伍子胥,就乞求姑娘,能救济他一口饭吃。这位姑娘是个好心人,就把饭让他吃了。伍子胥吃饱后,心中很是感激,他又求这个姑娘为他保密,不要将见过自己以及自己的去向,告诉那些要追杀他的人。姑娘答应了。但是,伍子胥万万没想有到,这位姑娘为了保护他的安全,在面对追杀他的人询问时,便投河自尽。这令伍子胥非常伤心与感动,并立志要报答这位姑娘。于是,十几年后伍子胥帮助吴国杀回了楚国,还掘了楚平王的墓,报了家人之仇,自己也成了吴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人的统帅大将军,这时伍子胥专程来到十几年前,救他的那个姑娘投河的地方,在祭拜之后,又向河水里散下“千金”。于是,当时的人们,便把这样大义的姑娘称为“千金小姐”。从此以后,“千金”便成了女孩的尊称,尤其是谁家刚添了个女孩,便说“喜得千金”。
21.秦昭王五跪得范雎
- 引才纳贤是国家强盛的根本,而人才,尤其是高才,并不那么容易引得到。
- 秦昭王雄心勃勃,欲一统天下,在引才纳贤方面显示了非凡的气度。范雎原为一隐士,熟知兵法,颇有远略。
- 秦昭王驱车前往拜访范雎,见到他便屏退左右,跪而请教:“请先生教我。”但范雎支支吾吾,欲言又止。
- 于是,秦昭王第二次跪地请教,且态度更加恭敬,可范雎仍不语。秦昭王又跪,说:“先生真的就不愿意教寡人吗?”
- 这第三跪打动了范雎,道出自己不愿进言的重重顾虑。秦昭王听后,第四次下跪,说道:“先生不要有什么顾虑,更不要对我怀有疑虑,我是真心向您请教的。”
- 范雎还是不放心,就试探道:“大王的用计也有失败的时候。”秦昭王对此指责并没有发怒,并领悟到范雎可能要进言了,于是,第五次跪下说:“我愿意听先生说其详。”言辞更加恳切,态度更加恭敬。
- 经过5次请缨,范雎也觉得时机成熟,便答应辅佐秦昭王
- 后来范雎帮他统一六国。范雎鞠躬尽瘁,辅佐秦昭王成就了霸业,而秦昭王千百年来也被人们所称誉,成为引才纳贤的楷模。
22.墨子苦心激励耕柱
- 耕柱是一代宗师墨子的得意门生,但他老是挨墨子的责骂
- 有一次,墨子又责备了耕柱,耕柱觉得自己非常委屈,因为在许多门生之中,大家都公认耕柱是最优秀的,却偏偏常遭到墨子指责,让他感觉很没面子。
- 一天,耕柱愤愤不平地问墨子:“老师,难道在这么多学生中,我竟是如此差劲,以至于要时常遭您老人家责骂吗?”
- 墨子听后,毫不恼火地问:“假设我现在要上太行山,依你看,我应该用良马来拉车,还是用老牛来拖车?”
- 耕柱答:“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用良马来拉车。”墨子又问:“那么,为什么不用老牛呢?”耕柱答:“因为良马足以担负重任,值得驱遣。”
- 墨子说:“你答得一点也没错。我之所以时常责骂你,也只因为你能够担负重任,值得我一再地教导与匡正。”
- 激励人才是一种艺术
- 激励无定法,只有合适的激励才能产生期望的效果。墨子的激励措施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但可为今天的激才提供借鉴。
24.孟婆汤到底是什么
- 奈何桥的来历
- 相传,通往阴司的路叫黄泉路,行十余里,至一水,广不数尺,流而西南,其水皆血,而腥秽不可近,曰忘川河。
- 河上有桥,名为奈河桥。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望乡台边有个老妇人在卖孟婆汤,忘川边有一块石头叫三生石。
- 三生石记载着人的前世今生,在望乡台上看最后一眼人间,而喝一碗孟婆汤,却足以让人忘了全部的一切。
- 孟婆汤由何组成
- 孟婆汤,是孟婆用忘川水、忘忧泪和玫瑰花熬制的一种迷魂汤,喝了之后便会忘记前世今生,故因此而闻名于世。
- 孟婆由来的几种说法
- 在古代的传说中,孟婆是地府中专司掌管将生魂抹去记忆的阴使,关于孟婆的由来,民间出现最多的通常有以下几种说法:
- 说法一:在天地混沌初开之时,天地间被分为天地人三界,天界掌管一切,人间即所谓的阳世人界,而地,即为阴曹地府。三界已然划定,无论各界,诸路神仙阴官,俱各司其职。自三界出分之时,孟婆便已然在世上。她本为天界的一个仙官,后因看到阳世间无数的恩怨情仇,牵涉其中的人即便是死了也往往不肯放下。于是,孟婆便来到了阴曹地府的忘川河边,在奈何桥的桥头立起一口大锅,将世人因喜、因悲、因痛、因恨、因愁、因爱所流下的眼泪逐滴收集起来,煎熬成汤,便成了孟婆汤,喝一碗这个孟婆汤,世人再放不下的思绪也只能化为过眼云烟,也就忘记了生前的爱恨情仇,卸下了所有的包袱,走入下一个轮回。这种说法最早现于春秋时期的道家典籍里,颇有传统思想中“一了百了”之意味。
- 说法二:世人通常所说的孟婆,其实就是孟姜女。昔日孟姜女将长城哭倒之后,看见长城之下尸骸无数,根本不可能找到丈夫的尸骨。为了能将这令人悲痛万分的记忆彻底抹除,就熬制了能使世人彻底忘却记忆的孟婆汤。后来上天感念她思夫之情,就令其免受轮回之苦,让她专门在奈何桥边熬制孟婆汤,让所有参与轮回的世人忘记前世的一切。即所谓:“前世已了,今生善恶唯本心所念”。这一说从元朝开始广为流传,到明清时期多见于文人笔记之中,亦是至今民间流传颇广的一种说法。
- 说法三:孟婆生于汉朝,自小研读儒家书籍,长大后,开始念诵佛经。孟婆在世之时,从不会回忆过去,也绝不想未来,只是一心一意地劝世人向善。她只知道自己姓孟,于是世人称她为“孟婆老奶”。后来,孟婆老奶入山修行,直到后汉。因为当时世人有知前世因者,往往泄露天机,因此,上天特命孟婆老奶为幽冥之神,并为她造筑驱忘台,熬制孟婆汤,以让世人忘却前世所有的一切。
- 孟婆在地府中又处于什么地位呢?
- 话说天上归玉帝管,地下归阎王管。阎王就像现在集团中的董事长,孟婆像人事部的大头头,大事小情、人员流动情况都记录在册,并直接上报。孟婆在地府的地位至关重要,她守住通往轮回的最后一道关口,是鬼魂终止死亡和步入新生的转折点。孟婆作为六道轮回的关键节点,责任重大,不容有失,她的最高领导地藏王菩萨曾经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幽冥境界,乃地之阴司。天有神而地有鬼,阴阳轮转;禽有生而兽有死,反复雌雄。生生化化,孕女成男,此自然之数,不能易也。
30.衙门口为何放狮子
- 思考一下
- 为什么古代衙门门口要放中国没有的狮子,而不放老虎? 你知道为什么吗?
- 为什么放狮子
- 狮子是百兽之王,代表着威严和尊贵的意思,因其特殊的造型,在古代民间狮子又被比做吉祥的神兽。按照传统的习俗,在门口摆放石狮子,目的就是起到招祥,纳吉,护家,镇宅的作用。
- 狮子外表凶悍,内心温顺,因此在古代的衙门口,寺庙,祠堂,墓地等地方,以及达官贵人的府上门口都会放一对石狮子。即使今天,你依然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门口前面放的是狮子。
- 佛教的传入,给狮子披上来了一件圣衣。在古代,狮子与佛教有着莫大的关系,狮子作为文殊菩萨的坐骑,被佛教称为“灵兽”,有着护法辟邪的作用。随着佛教的传入和佛教的流行,狮子也成为古代中国老百姓心中的守护神。
- 为什么不放老虎
- 老虎凶猛至极,面带杀气,而且嗜血入命,所以虎是主杀伐的,起到镇冤,噬邪的作用。因此,通常都是在一些比较阴险的地方摆放,比如说高俅的白虎节堂,监狱,刑部等地方。向近代史上张作霖的老虎厅,这样杀气比较重的地方的大厅里面,一般都要摆放老虎的雕像,模型或者字画之类的东西,这些地方大多都是发号施令的最高场所。不仅有高高在上地位的象征,而且还起到震慑的作用。老虎一般人是镇不住的,所以摆放不好等于引来了杀身之祸。
- 自古以来就有“狮子看大门,老虎做中堂”的说法,老虎不放在门外,常作为中堂画。
- 狮子为何要成对
- 狮子一般都是成对摆放,一雄一雌,阴阳调和。例如古代有钱人家的府宅大门口,县衙门口等地,都一左一右摆放一对石狮子。寓意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31.陈平不杀樊哙故事
- 陈平不杀樊哙故事快来了解一下
- 汉朝初年,汉高祖刘邦知道樊哙有谋反的心,非常生气,派陈平骑马去传命令,让周勃代替樊哙,并且要求陈平在军中立刻把樊哙斩首。
- 陈平是一个有智谋的人,他接到命令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当时的西汉中央政权内部纷争激烈,皇后吕雉代表的外戚集团,企图控制军政大权,当时汉高祖刘邦年老多病,时间不长了。
-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陈平真的听从刘邦的命令,杀掉吕后的妹夫樊哙,那不可预知的未来显然凶多吉少。
- 所以在路上的时候,他对周勃说:樊哙是刘邦的故交,而且是亲戚。平楚的时候功劳也不小 ,刘邦也许是一时生气,才做出这个举动,如果我们严格按照执行,万一他后悔了,会怪罪你我。不如我们先抓住樊哙,把他绑到朝廷上去,让皇上自己去处置。
- 把樊哙押到京都听刘邦处置
- 他们没有执行刘邦的命令,而是直接把樊哙押到京都听刘邦处置。但是在半途当中,刘邦就病故了。陈平非常的庆幸,因为刘邦一死,他如何向吕后交待?
- 果然,一见陈平到来,吕后非常着急,赶紧询问樊哙的下落。 陈平一边哭一边说,我知道樊哙打江山有功,不敢加刑,只是将他押到京都来听从主上的裁决。吕后顿时放了心,念陈平对刘邦交情很深,便让他作为一个郎中令,傅相嗣主。
- 这个故事可以学一学陈平的策略
- 寻求多个方案,多个选择,多个出路,一招不成再试一招,这样才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立于不败的地位。
32.苏秦死后计擒刺客
- 战国时期的苏秦是威震天下的着名人物。当过齐、楚、燕、赵、韩、魏六国共同封他的宰相。显赫一时。
- 他到最后,确是在齐国居住的时候,被刺客刺杀了,当时苏秦身负重伤。齐王见到此景,痛恨交加地说:“我一定要捉到刺客,为先生报仇!”
- 苏秦喘着气说:“大王,请您不要乱杀人,要抓到真正的刺客呀!” ,“你看清刺客的特征吗?”
- “他是蒙面的,看不清,只知道他身材很高大。” “光凭这一点怎么通缉刺客呢?”齐王很焦急。苏秦说:“臣有一计……” 如此这般地说完,就与世长辞了。
- 齐王是如何找出杀害苏秦的凶手
- 再说齐王回到宫中,一些平时与苏秦争宠的大夫纷纷来到他面前,看他对苏秦之死抱什么态度。
- 齐王却恨恨地说:“我方才明白,苏秦是燕国派来颠覆我国的奸细。现在要将他五马分尸,方解心头之恨!”齐王当即命令把苏秦的头和四肢分别拴在五辆马车上。一声令下,五辆马车向五个方向奔跑,顿时,苏秦的尸体分为五个部分。
- 齐王刚要回宫,只见观看分尸的人群中挤出一个人来,自称是杀死奸细苏秦的刺客。齐王见他身材高大,就说:“你把行刺的过程说说看。假如真是你杀的,寡人将重重赏你。”
- 那人叙说了一遍,跟齐王了解到的现场情况一致。齐王知道那人确是刺客,立即命令拿下刺客,说:“寡人若不照苏秦先生临终献的计谋行事,你这亡命之徒怎会自投罗网啊!” 刺客方知上当,拔剑要刺齐王,周围的卫士们一跃而上。
33.廉颇负荆请罪故事
- 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
- 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是个能言善辩之人,他几次随同赵王会见秦王,都凭着自己的大智大勇和慷慨陈词,令骄横霸气的秦王敬畏三分,因此很受赵王器重和赏识,以至官至上卿,职位在老将军廉颇之上。
- 廉颇是个久经沙场、战功卓著的将军,见蔺相如官位比自己高,很不服气,扬言说:“我为赵国出生入死,建功无数。区区一个蔺相如,出身低微,仅凭三寸不烂之舌,职位就在我之上,这是我的耻辱!
- 我若见到他,定要当着众人的面好好羞辱他一番。”
- 蔺相如听说后,不论出行还是上朝,总是有意地躲开廉颇。
- 一次,蔺相如坐车在大街上走,看见廉颇的马车迎面而来.他立即命人将自己的车拐进了一条小巷,直到廉颇的马车过去了,他才从小巷出来继续前行。
- 蔺相如的随从们忍不住问他:“您为何如此怕他?”蔺相如笑了笑,反问他们:“你们说秦王和廉颇谁厉害?”随从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了。”
- 蔺相如说:“既然我连秦王都不怕,怎么会怕廉将军呢?”随从们说:“那您为何总是躲着他?”
- 蔺相如说:“我有意躲避廉将军,是不想和他发生冲突,是以国家利益为重啊!秦国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才不敢侵犯我们的,如果我们两人相争,那就好比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赵国的力量会大大削弱,那样秦国就会乘机攻打我们,我躲避廉将军是为赵国着想啊!”
- 廉颇最后负荆请罪
- 廉颇听说此话后,大受感动。他想到自己对蔺相如不恭的言语和行为,十分羞愧,就脱掉上衣,露出肩膀,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府上请罪。
- 蔺相如见状,赶忙扶起老将军。此后,他们二人冰释前嫌,一心为国,建立了生死不渝的友情。
- 在人际交往中,不要只注重一己私利,要扫除报复之心和嫉妒之念,胸襟要博大,尤其在事关大局时,必须克己忍让,宽容大度。
34.贾人重财故事叙述
- 先来看一下贾人重财故事
- 从前,在济阴有一个商人。一天,他要过河去做生意,就搭乘了一条船过河,当船走到河中心时,一个大浪把船掀翻了。
- 商人抓着水中漂浮的一堆枯枝乱草,一边拼命地挣扎着,一边大声呼喊救命。一个打鱼的人听到了喊声,立即把船划了过去。
- 商人看到小船驶来,顿时产生了获救的希望。于是,他对着渔夫大声喊道:“我是济阴的名门富豪,只要你能救我,我就送给你一百金!”
- 渔夫使出浑身的力气,把商人救到了岸上。可是,商人上岸后只给了渔夫十金。渔夫不满地对商人说:“你不是答应给我一百金的吗?现在你得救了就只给十金,这样做太过分了!”
- 商人一听,脸色都变了,冷嘲热讽道:“像你这样一个穷打鱼的,一天才能挣几个钱?刚才一眨眼工夫,你就得到了十金,还不满足?做人不要太贪心!”渔夫没有跟他争辩,闷闷不乐地走了。
- 商人遇难后渔夫袖手旁观
- 一个月以后,那个商人做完生意打算回家,又搭乘了一条船过河,偏巧,他的船又触礁翻沉了,商人又大声呼救。
- 此时,上次救他的那个渔夫正在岸边歇脚,听见喊声忙起身往河中心瞧去,渔夫一看是那个不讲信用的商人,就没有搭理他,也并不打算去救他。
- 旁边的人看见了,问渔夫:“你为什么不把岸边的小船划过去救他呢?”渔夫哼了一声,说:“救他?他这个人答应给人酬金,过后却翻脸不认账,像这么没良心的人不值得我救!”
- 说完,渔夫就一动不动地站在岸上袖手旁观。不一会儿,那个商人就被河水淹没了。
- 箴言慧语
- 商人为富不仁、重财失信、言行不一,以及渔夫记恨报仇、见死不救、袖手旁观的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如果人人都如此自私或心胸狭窄,社会将变得十分冷漠。
35.庞清云为何杀降兵
- 电影里面,很简单,没粮食。
- 在中国古代有句俗话“有粮好聚兵”,所以如果没有粮食很可能会引发军队的哗变。
- 在电影中,庞青云的人马都需要向其他人“赊欠”军粮,哪有多余的粮食来养活这多出来的5000人。
- 为了防止投降的太平军将士复叛,以至于连累庞青云的“乌纱帽”,所以最为简单的方式就是屠杀。毕竟,作为“叛军”的太平军,对于清廷而言,死活都无所谓。
- 所以,庞青云才会如此有恃无恐。当时军粮供应严重不足,如果供应给苏州城内的降兵,庞青云就不能继续抢功攻打南京。
- 庞青云本来就是利用所有人为了自己功名利禄,最终目的就是占领南京。此时当然六亲不认,将降兵杀光,只是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而已。真实历史就是李鸿章在苏州杀降兵。原因如下:
- 第一,对太平军不信任
- 太平军假投降并不是第一次,而当时太平军将领提出要保留部队的完整性。资料记载:八王5日下午16时之后提出要求,他们让程学启转告李鸿章,要求添立二十营(一万多人)、奏保副将以上官职。
- 当时苏州太平军还有约2万多人,而淮军围城的也不过4万人而已。留着这样一支不可靠的部队,对李鸿章是个很大的威胁。
- 在太平天国后期,所谓的王也好,主将也罢,不过是一处处拥兵自重的实力派。名义上有太平天国的王爵,暗地里又和清军进行勾结。
- 比如安徽的苗沛霖领受了太平天国的奏王,但是却最终出卖了英王陈玉成。所以,李鸿章对于这些大大小的骑墙军阀并不信任,于是只好将其杀死,避免出现其他变故。
- 毕竟,这8人,统帅的军队达到2万余人,真要闹僵起来,必然会是一场超级风暴。
- 第二,不愿意给钱给官耍赖
- 当时淮军的军饷很紧张,主要依靠上海地区的供应。但之前淮军数量只有一二万人,供应还是凑合的。
- 此时淮军已经增加到七八万,军饷开销很大,逐步坚持不住,李鸿章为此焦头烂额。但之前骗苏州太平军将领投降,开了很多空头支票,许诺给大量军饷,还许诺太平军投降的八个王都可以当官,现在无法兑现。
- 既然兑现不了,干脆杀人灭口,直接耍赖。反正李鸿章有朝廷支持,苏州丢了以后南京也危在旦夕,可以不用考虑后果。
- 唯一只需要搞定中间人,常胜军领袖洋鬼子戈登就行了。
- 第三,朝廷暗中鼓励
- 总体来说,慈禧对于太平军极为痛恨,是很希望将他们杀光的。之前湘军曾经多次进行屠城,朝廷均没有干涉,装作看不见。
- 相反,淮军的军纪较好,主要是他们的举动多在洋人监视下,除了上海的各路神仙,还有协同作战的戈登在内的大批洋人官兵,不能乱来。
- 但李鸿章心里清楚,即便他屠城,慈禧也是绝对举双手双脚支持的,所以毫无顾虑。事实也是如此,慈禧并没有因为苏州事件对李鸿章进行任何处分,反而还帮助他搞定了愤怒的戈登。
36.朱元璋为何杀功臣
- 自古历史就是如此
- 古代历史中“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事情很多,只是朱元璋的这一次最为突出而已。为什么是杀,而是不是贬,因为朱崇八要斩草除根,杜绝后患。
- 中国古代王朝的更迭,只有西汉刘邦和大明朱元璋是平民起家,其他大多是权臣篡位或割据政权逆袭。于是其他时期,开国之初的争斗更多在宗室之间,文臣武将去选择站队。
- 刘邦建国之后,也陆续收拾了那些威胁最大的异姓王们,剩下的那些列候,已经没有多少兵权了。
- 周勃等诛杀吕氏,那是等到吕后去世后才敢的,而且因吕家也没有了领军人物,刘家也是空缺继承人。所谓特殊时期。
- 朱元璋的时代,打下江山的都是那些公候们,既有悍将,也有文臣。相比之下,皇子都太年轻了,没有战争经验。
- 虽然建立分封制度,几个年长的皇子驻守北部边疆,但这是为了太子朱标的布局。没想到的是,太子死了。
- 朱元璋决定立孙子为继承人,其面对的局面很复杂,即有叔叔们的虎视眈眈,又有开国功臣的桀骜不驯。
- 这些是让朱元璋决定痛下杀手的内在原因。至于国家吗,人总是有的,从来不缺官。打天下一帮人,治理天下可以换一批,反正大股东是自己。
- 实际上他们必须死,主要有四个原因。
- 第一,为后代子孙铲除出隐患,每一个朝代都怕有功高震主的人,如果有功之臣太多了,那他们的后代子孙们也会被他们这些功劳所庇佑,对于皇室后代们来说,他们就成了隐患。
- 第二,怕这些有功劳的臣子们凭借自己当初打天下的功劳而胡作非为,毕竟作为开国皇帝,当时他并没有稳固江山,而且他也明白一个道理,如果官员腐败,如果朝廷腐败,那么就还会引起民怨,到时候又引起别人造反,他可就是哭都找不到地方哭了。
- 第三,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大多数都是草莽出身,所以对于朝廷的发展来说,他们的用处根本就不大,留着也是浪费官职,同时他又怕这些人侍宠而骄,到时候随便听别人的蛊惑,又生出了什么别的心思。
- 第四,击功臣们,如果只是贬谪,他还活着,他的威信还在,他的部下还在,于是有很多隐患。特别是当处理面积比较大的时候,以免他们联合起来搞事情。所以呢,老朱一狠心,都杀了吧。杀一个还不行,围绕着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各种扩大化,各种株连。于是持续不断的满门抄斩、诛灭九族。这种屠杀与恢复宫人殉葬制度是中国文明史的一次大退步。
37.慈禧如何制衡湘军
- 曾国藩攻下太平天国后,慈禧为了制衡湘军和曾国藩,都用哪些招?
- 满人的祖训就是汉人不可相信,清朝近200年的统治时期,汉人始终屈居于满蒙亲贵之下,不仅始终未能掌握中枢大权,甚至连统领一方的兵权也未获允准。
- 正是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使曾国藩获得了创建湘勇,统帅大军的机会,更让李鸿章、左宗棠、胡林翼等人,各自领军,参与平叛,屡建功勋,从而得授封疆大吏之职。
- 可尽管曾国藩率领湘军收复失地,屡克名城,并于同治三年六月攻陷金陵(天京),创下不世功勋。
- 但清廷对汉人的防范之心不仅没有消除,反倒因为金陵的收复而变得愈加明显。
- 慈禧对曾国藩和湘军采用了一系列的招术,迫使湘军大幅裁军,把曾国藩架空,彻底沦为一方督抚,再无实力与朝廷抗衡。
- 第一步:分化制衡
- 慈禧极力笼络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去除曾国藩的羽翼,使其不敢轻举妄动。攻陷金陵之后,朝廷论功行赏,封曾国藩为毅勇侯,曾国荃为威毅伯,但同时又将收复苏、常的李鸿章封为肃毅伯,坐镇武昌的湖广总督官文封为果威伯,这使得率部苦战,拿下金陵的曾国荃大为不满。
- 慈禧还任命左宗棠为闽浙总督,与曾国藩平起平坐。这些都很明显地表现出是慈禧故意而为之,目的就是让湘军因互相争功从而分裂。
- 第二步:武力威慑
- 慈禧调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部到安徽一带,借剿捻之名,行窥测之实。
- 僧格林沁一向瞧不起汉人,由他坐镇安徽,监督十余万湘军的动向。堵住了湘军北上的道路。由满蒙亲贵官文坐镇武昌,控制长江上游,堵住了湘军沿江西上的道路。
- 第三步:调虎离山
- 在僧格林沁战死山东后,慈禧又命曾国藩率军剿捻,剿捻失败后又调曾就任号称疆臣之首的直隶总督,名为升迁,实则暗黜,直隶总督没有两江总督实权大,财赋更不能相提并论。
- 总督直隶期间,曾国藩因办理天津教案举措失当,背负骂名,弄得狼狈不堪。
- 慈禧用这几个招数,巧妙的制衡了不可一世的湘军,也使得曾国藩晚年东奔西跑,疲惫不堪。在用人这一点上,不得不佩服慈禧太后确有其高明之处。
- 第四步:严词追责
- 慈禧在颁发褒奖上谕的同时,借左宗棠上奏幼天王出逃之事严词追究曾国荃等人的责任,使曾国荃更加不满,借养病为由辞官引退。
- 慈禧还大肆追究金陵财宝去向,自知理亏的曾国藩只好一口咬定金陵城内没有财宝,但气势上已落下风。
38.孔融以不孝罪被杀
- 孔融让梨的故事
- 在《三字经》里可以看到“融四岁,能让梨”这句话,说的就是我国古代东汉末年文学家孔融在年仅四岁时就懂得谦让的礼仪,每次在家吃梨时总是挑最小的拿,大的都让给哥哥们吃。他父亲孔宙惊奇地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孔融振振有词地回答:“我小儿,法当取小者。”
- 为什么最后会以不孝之名被杀呢?
- 孔融不顾妻儿,独自逃脱。在汉献帝继位后,孔融担任北海相。建安元年(196),袁绍之子袁谭攻北海,双方激战半年之久,战士仅剩数百人,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地步。孔融无计可施,只顾读书,最后城池被攻破,他只管一人逃脱,不顾妻儿被袁谭所掳。
- 孔融散布不孝言论。曹操是以”孝”、”义”治理天下。而孔融不但不顾妻儿的性命,还公开对外说:“父母没有什么可亲的,对父亲来说,生孩子只是为了满足情欲;对母亲来说,肚子不过是容器,孩子只不过是暂时寄存在那里而已,孩子生出来了和容器就没有关系了”。
- 与曹操政治立场不同
- 曹操禁酒,孔融说“桀纣因为美色亡国,何不把婚姻也禁了。”曹操要杀杨彪,孔融去劝说杨彪没有犯罪,你怎么能这样? 曹操说这是国家的法律,孔融说你别装蒜了,横杀无辜,小心天下人失望。曹操就把杨彪放了。
- 后来曹操打败袁绍,让曹丕纳了袁熙的妻子甄宓,孔融又讽刺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不知道这个典故,问是哪里记载的?孔融说,是我按照今天的事情推算的。
- 因为孔融后期的言行影响到曹操,成了曹操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必须把他除掉。所以曹操顶着巨大的压力,冒着各种舆论的谴责,借着孔融不孝的罪名,将其除掉。
- 不要解释过度
- 有人用孔融让梨最后却因为不孝被杀,以此来反思中国传统教育,属于解读过度了。
39.出殡为何要扬纸钱
- 出殡时为什么要扬纸钱
- 出殡的时候,要由一位长者在前面引路,撒纸钱。这个基本每个地方都有这个习俗,俗称“买路钱”。
- 一是为了贿赂阴差,人之刚死,对阴间毕竟不熟,陌生。好让亲人在阴间少受虐待,古时一进官司,不管有罪无罪,都会搁进去半条命,送点钱就没事了。所以人们都有这样的想法。
- 二是让游魂不要捣乱拦路,撒钱让大家拿着花去,打点送礼的意思。
- 三,这样做极有可能和沿路撒花瓣一样,是作为一种路标存在的,在最前头洒纸钱,既为死者引路(去天国之路以及回家之路),也为迟来的祭奠者引路。通常也由年长的人来做。做的时候,不可以马虎随便,要心存敬意的去做,心诚则灵嘛。
- 丧用的“纸钱”究竟何时有的
- “纸钱”至少从六朝时期(三国至隋朝之间)就有了,其原型甚至可以追溯到先秦(那时不用纸,而是用实钱),到纸张在民间略为普及的时候,人们便放弃了以实钱陪葬,或者只用少量实钱陪葬,以大量纸钱陪葬。
- 纸钱从六朝兴起,到隋唐时极为兴盛,祭祀时人人都用纸钱,好让死者在“那边”也能有吃有穿有钱。
- 唐朝寺庙扬纸钱的故事
- 唐朝寺院每年都要举办一个名为“盂兰盆会”的佛教节日,其实就是七月十五中元节。
- 这一天,寺庙里的和尚将纸钱串起来,又将纸人、纸马挂在堂柱上或者放在桌子旁边,等法会结束以后,就将它们堆在一起,全部点燃,好“送给”死者享用。
- 全世界的人们都愿意相信天国和人间是可以来往的,在中国,这个时间是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
40.王安石变法的故事
-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678862161206313485/?log_from=e7a6683543ca5_1713933627851
41.和珅给米中撒沙子
- 先来了解一下当时的故事
- 大清乾隆年间,说一个地方遭灾了,朝廷开办施粥厂,免费向灾民施粥,赈灾济民。
- 和珅和纪晓岚一起去视察粥厂的时候,和珅随手抓了一把沙土洒在粥里。纪晓岚很气氛,质问和珅为何如此。和珅说,真正的灾民饥肠辘辘,有吃就不错了,是不会介意粥里有沙子的。
- 这个故事是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一段内容,里面和珅和纪晓岚风趣幽默相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其中有一段几分钟的经典台词,至今听来也是振聋发聩。原因在于,它不仅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对比形象,还深刻的在线了文人治国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官场人情的冲突。
- 估计有一部分人应该想到了,这就是和珅和纪晓岚关于“糠麸救灾”争论,也是逻辑与现实的争论。
- 纪晓岚的观点
- 以理想主义的士大夫为代表的纪晓岚认为,燕城的贪官无法无天,竟然泯灭人性地将朝廷分发给灾民的粮食换成了牲口吃的草料和糠麸。
- 纪晓岚一生嫉恶如仇,当然对此等事情看不下去,质问和珅,认为当朝着贪官该被抨击,贪官应该受到惩治,他觉得当下应该查出贪官并且制止此事,可是后来发现贪官官官相互,一时半会也难以改变朝廷的政治体系。
- 和珅的观点
- 和珅为代表的现实官僚主义则是经历了残酷的政治斗争,最大的目的是维护朝廷的稳定、安定,对待灾民饿不死闹不起来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 和珅说,真正的灾民饥肠辘辘,有吃就不错了,是不会介意粥里有沙子的。和珅的职责是什么,是带着皇帝给的定量的粮食,让最多的人不被饿死,而不是给人送温暖。
- 和珅比纪晓岚想得更远的是,当一场天灾下来,夺走的不仅是百姓碗里的粮食和食物,更重大的影响是,天灾会毁掉、瓦解灾区当地的社会秩序。
- 这才是最致命的,灾民没人管理和抚恤,更容易衍生社会动乱。
- 谁更加有智慧
- 赈灾粮下来,没有一层官员是不贪的,从上贪到下,剥削下来,基本上发到灾民手里的就很少了。和珅把这些米的质量搞差,那些平时养尊处优的官员根本没法拿这些米,只能心疼的分给灾民。
- 而原本还过得去,但为了占便宜浑水摸鱼的人就不会来吃这种掺有沙子的粥了,这样一来才能让真正需要救济的人活下来。
- 不得不说,在这件事上,和珅做得比纪晓岚智慧。纪晓岚看到了表面,和珅却看到了表象背后的深层逻辑。因为这里面其实蕴含着一个经济学原理。
- 在经济学里面,这叫“市场区隔问题”。是指按照消费者依不同的需求、特征,将消费者区分成若干个不同的群体,从而形成各个不同的消费群。
- 放到这个故事里,就是在粥里掺了沙子,这种粥不好吃了。非灾民就不会来蹭吃蹭喝了,最后留下的粥,就接济到真正的灾民。
- 一把沙子把排队等粥的人隔成了不同的群体,这就是市场区隔。在经济规律面前,人道不值一提。
- 是先救灾民,还是救官员政治体系的社稷呢?应该答案也呼之欲出了吧。面对腐败的政治体系一时是无法改变的,将筹集的粮食和银两换成糠麸,不仅解救了更多灾民的性命,防止灾区由“天灾”变成“人祸”。
- 糠麸赈灾,也大大减少了贪官贪污赈灾物资的概率,让更多的粮食流向灾区最需要的地方。
- 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 当年看这一幕对白的时候,也是一个小愤青,自然是觉得纪晓岚纪大人这边。但当我如今回首再看这一幕,不得不觉得和珅说的有几分道理。
- 无法与举国的贪官为敌,也无法改变制度,只能顺着时代而一同腐化。所以人不能总是抱怨哪些无法或者一时之间解决不了的问题,而应该是顺从环境最大条件创造更大价值。
42.悯农神作李绅劣迹
如果你不知道李绅这个人,你一定听过他写的一首诗…… 李绅悯农神作这首诗 中国古代的才子佳人辈出,留下了大家经典的诗词。有一首神作叫“悯农”,其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因为通俗易懂,道出了农民劳作的辛苦和珍惜粮食的心声,引起世人的共鸣,被称之为千古名句。 而悯农的作者也成了童孺皆知的知名爱国忧民人士。然而,写出这样流传千古的佳句的大诗人,后来竟然“泯入众人矣”,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他此后再也没有知名大作问世,没能让经典传承下去;另一方面他,现在的老师都不愿多提他,原因令人很无语。因为,我们都被这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给骗了! 李绅到底何许人也 李绅属于典型的官二代,他的祖父曾当过武则天的宰相,父亲虽然不是大官,但也官至县令。然而,李绅虽然出身宦官世家,书香门第,但却早年丧父,他6岁时便随母亲颠沛流离,受尽了人情冷暖,也亲眼目睹了农民朝不保夕的生活,于是有感而发,写出了千古名诗《悯农》。 后来为了考取功名,多次未中,但他没有放弃,通过不懈努力,27岁时,他终于中了进士,位居翰林学士,后从右拾遗到司马、刺史再到节度使,直至宰相之位,在仕途上可谓平步青云。 刚开始为官时,李绅正直大义,敢于直接揭露社会的现实,批评朝廷的腐败。 时间改变了李绅 但随着时间的失衡,李绅变了,很快变成了一个“坠落者”,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官味十分。《云溪友议》中记载,李绅还没有发迹时,和一个叫李元将的很要好,他称呼李元将为“叔叔”。然而,李绅发迹之后,李元为了巴结讨好李绅,去见李绅时,主动降低辈分,称自己为“弟”和“侄”,然而,李绅并不高兴,直至他自称为“孙子”,李绅才勉强答应。 二是六亲不认。有一个姓崔的巡官,与李绅有同科进士之谊,有一次特地来拜访他,刚在旅馆住下,家仆与一个市民发生争斗。李绅问那个家仆是干什么的,家仆说:“是宣州馆驿崔巡官的仆人。”李绅竟将那仆人和市民都处以极刑,并下令把崔巡官抓来,说:“过去我曾认识你,既然来到这里,为何不来相见?”崔巡官连忙叩头谢罪,可李绅还是把他绑起来,打了20杖。崔巡官被送到秣陵时,吓得面如死灰,甚至不敢大哭一声。当时人们议论纷纷:“李绅的族叔反过来做了他的孙子,李绅的友人成了被他流放的囚犯。” 三是欺软怕硬。《唐语林》记载:李绅当上了尚书后,他的手下在开封桥上抓了一个没为他车队回避让路的人,结果那人的一段话,却反而令李绅大惊失色。那人道:“某勤政楼前,尚容缓步,开封桥上,不许徐行?”难道“汴京大于帝都?尚书尊于天子?”原来对方是皇族!于是,欺软怕硬李绅选择了逆来顺受。 四是鱼肉百姓。李绅担任淮南节度使的时候,因为为官暴虐,收取苛捐杂税,对待老百姓严刑峻法,导致当地的老百姓苦不堪言,逃离家乡。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渡过淮河与长江,往外地求生计,下面的官员忧心如焚,就向他汇报。但是李绅丝毫不觉得有问题,他非常淡定的跟属下说:“你见过用手捧麦子吗?那些颗粒饱满的就会留下来,而秕糠就会随风飘走,以后这种事情不必来报。” 五是花天酒地。李绅做官后,开始了穷奢极欲的生活,怎么个奢靡法呢?一顿饭要糜耗百贯,唐代一百贯相当于现在人民币三万块。他爱吃鸡肉,确切的说,爱吃鸡舌头,其余部分,全部扔掉。他吃一顿就需要宰杀上百只活鸡,后院时常是堆积如山的鸡,可见有奢侈。同时,李绅的家妓很多。”司空见惯“这个成语就跟李绅有关,写《陋室铭》的刘禹锡当年出任苏州刺史,李绅请他吃饭。席间刘禹锡有意一个私妓,写下了《赠李司空妓》的绝句,其中有“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一句,恰好佐证了李绅的排场之大,花天酒地。 六是卷入党争。唐代牛李党争的时候,李绅选择了站边靠队,他旗帜鲜明地支持李德裕。而这也是他平步青云的一个重要原因。
43.凿壁偷光故事逆转
“凿壁偷光”的典故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但你知道主人公匡衡后来怎么样了吗?老师没有讲吧?
小时候的匡衡是刻苦学习的典范,前半段确实也极富教育意义,出身贫寒的他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愤读书,果然成了一代儒学大师,并被汉元帝所赏识,进宫做了官,然后一路爬到了光禄大夫,太子少傅的高位。
史载,匡衡屡次上书,劝谏皇帝“减宫室之度,省靡丽之饰……近忠正,远巧佞,任温良之人,退刻薄之吏。”有才又直的他很快就再进一步,封侯拜相,位极人臣。
然而,转折来了。也许是官位高了,胆子小了,匡衡开始阿附权贵、不敢直言,甚至贪赃枉法,收受贿赂。
元帝后期,宦官石显为中书令,结党营私,把持朝政,祸害百姓,但身为宰相的匡衡不但无一言谏上,反而巴结奉承,“阿附畏事显”。
元帝死后,匡衡就被人告发“专地盗土”,被成帝贬为庶民,返回故里,不几年,病死于家乡。
匡衡是不是因为党争而被人告发,不好判断,但贪污一事却是实锤,据《汉书》记载,匡衡受封乐安侯时,食封土地本为三十一万亩,他却利用郡图之误,非法扩大食封四万多亩。
一勤俭持家、奋发图强之人最后却因贪污而穷困潦倒,这样的剧情想来老师是不会告诉涉世未深的同学们的。
并不是努力上进的人,他的品德就好。
44.林则徐对鸦片转变
- 晚年他是如何说的
- 林则徐公晚年的确是提倡过种植鸦片的,他原话是这么说的: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嗜洋烟而不嗜土烟,若内地果有一种芙蓉,胜于洋贩,则孰不愿买贱而食?
- 无如知此味者,无不舍近图远,不能使如绍兴之美醍,湖广之锭烟,内地自相流通,如人一身血脉贯注,何碍之有?”
- 意思大概是国内种植罂粟亦无不可,我所恨的是国人只抽洋烟而不抽土烟。如果我们种出鸦片比外国便宜,谁愿意舍近求远?让银钱在内地自相流通,也无大碍。
- 当年为何要求禁烟
- 林公向皇帝建议禁言,是基于两点原因:1.鸦片摧残国人身体。2.鸦片造成中英的巨额贸易逆差,导致严重的白银外流。
- 对于满清政府而言,第二点比第一点更重要,所以清政府支持了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林则徐虽然是所谓的“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但其实受时代局限,他对英国的了解也是非常少的。
- 一场禁烟导致了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战争中的惨败,是林则徐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 有自己无奈之处
- 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之后很多年说的,听起来的确让人惊讶。之所以这么说,实在是出于无奈。
- 晚年的林则徐,面临的局面是——禁烟已无可能,鸦片基于摧残身心,让白银大量外流。在这个基础上,林则徐只能尽力减少损失。
- 那么就由中国种植鸦片,既然禁烟不可能,就干脆让中国人自产自销,总好过白银外流,把钱让外国人赚去。
- 如何评价林则徐的晚年建议?
- 虽然政府允许种植鸦片后患也不小,但是站在当时国家财政出现巨大危机,鸦片也禁不住的情况下,林则徐能不顾个人的荣辱(提倡种植鸦片必将遭受古板的士大夫与读书人痛骂)因时制宜的提出这个建议,也不失为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
- 林则徐不是不知道鸦片的危害。但是在独木难支、事不可为的情况下,他只好退而求其次,希望通过种植鸦片扭转贸易逆差。
45.岳飞狱中签押故事
- 先来了解以下岳飞涉嫌谋反经过
- 那一天岳飞奉命撤军,心中郁闷。他与麾下四位大将同坐,许久默默不语。后来,岳飞慨叹道:“这天下事情终将如何?”
- 众人都不敢回答,唯有张宪回答说:“只看相公如何应对罢了。”其他三将为何不敢回答?只因岳飞此话中既有对天下局势的担心,更有对朝廷的不满。
- 因此三将不敢接口。唯独张宪最是忠于岳飞,他言下之意,无论岳飞如何决定,即便是造反,他也会誓死追随。
- 正因为如此,当岳飞、张宪离开之后,王俊才会扯上董先、王贵,问他们有没有听到刚才岳飞和张宪的对话。这番对话传开去,那绝对是造反的前兆。
- 不久张宪、岳云就被抓捕,很快就以谋反罪杀死。后来,岳飞也被抓捕,等待审讯。为了坐实岳飞谋反一事,王俊背叛了岳飞,充当了揭发者,而董先也被秦桧唤来,要他出庭作证。从此事传扬开去可以知道,董先也是认可了此事的。
- 后来为何岳飞签押?
- 岳飞开始坚决不画押,他不画押此案就会一直拖下去。岳飞下狱之处,有个狱卒对岳飞照顾很好。可后来狱卒却靠着门斜站着,对岳飞全无恭敬之态。
- 岳飞就问原因。这狱卒就说,岳飞你其实是个逆臣。岳飞听了,并没有生气,而是“请”问缘故。
- 于是,狱卒就讲了一番道理,狱卒曰:“世人皆知你是大英雄,我看不是!你和圣上产生了矛盾,圣上对你有疑心,这是你没做好臣子!即便你无罪释放,圣上也会为防你劳心劳力,而你因无罪受冤,心中肯定会有埋怨,久而久之,谋反之心有也!”
- 狱卒这一番话看似没道理,其实是站在宋高宗的立场上看问题。岳飞作为古人,其实也很习惯站在君王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因此,他很快就接受了狱卒的观点,签字画押,认可了罪状。
- 岳飞认可罪状,表面上看是因为狱卒劝说,骨子里却是他看清了君臣之间的关系,看清了他如今的局势。
- 宋高宗赵构担心的是岳飞会效仿宋太祖拥兵自重,最终黄袍加身,夺了他的江山。岳飞一生忠诚,或许没有这个想法。
- 可是,一旦他出狱后,他的部下保不齐便有这种想法。比如张宪,就极有可能拥立岳飞为帝。当初宋太祖会发动陈桥兵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众将不忠于皇帝,只忠于赵匡胤。
- 有一句话叫做“斯人无罪,怀璧其罪”。就算岳飞无心造反,但他确实拥有了颠覆江山的强大能量,因此,宋高宗一定会想方设法整死岳飞。
- 岳飞签押还有一种说法
- 还有一种说法,以岳飞的性格,根本不可能认罪的。根据史料记载,虽然严刑逼供,但岳飞什么也没有招,也不认罪,只是写了八个字:天理昭昭,天理昭昭。
- 那意思再明显不过,我岳飞一生无愧青天。无愧国家,无愧百姓。这说明岳帅至死都没有在供状上签字,哪来的狱卒说的所谓义正辞严的话。至于听了一个狱卒的话才签字画押,是后来人加上的。
- 有人认为岳飞被害,秦桧只是作为执行者,而真正的主谋则是宋高宗赵构。因为高宗赵构对岳飞态度,随着岳飞兵权的增大、功勋的增加以及当时战争形势的变化,逐渐从喜欢、依托到忌惮、不信任、猜忌。
- 总之一句话,赵构要的是一个能打仗又绝对忠心的奴才而已,而不是一个充满主见、有胆有识、深得百姓人民喜爱的大将军。
- 所以,最终赵构授意秦桧谋害岳飞。如果不是赵构后面默许,秦桧也不会并且也不敢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污蔑岳飞并加以杀害。
46.竹林七贤的清谈风
-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士人们深感苦闷,于是出现了一群以清谈玄理、纵情山水为乐的文人,被称为“竹林七贤”。
- 他们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他们常常在竹林之下,饮酒赋诗,谈论天地自然之道,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 其中,嵇康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个性成为七贤之首。他不仅诗文出众,更擅长音乐,一曲《广陵散》名扬四海。
- 然而,他因不满司马氏的专权而遭到迫害,最终被杀于东市,留下千古遗憾。
- 阮籍则是另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七贤人物。他性格孤僻,不喜与人交往,但却有着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文学才华。他常常驾车漫游,走到无路处便痛哭而返,以此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愤懑。
- 竹林七贤的故事,反映了魏晋时期士人们面对黑暗现实的一种消极反抗方式。
- 他们以清谈玄理为乐,追求个性的自由与解放,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追慕的对象。同时,他们的故事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以及士人们的苦闷与无奈。
66.秦昭王五跪得范雎
- 引才纳贤是国家强盛的根本,而人才,尤其是高才,并不那么容易引得到。
- 秦昭王雄心勃勃,欲一统天下,在引才纳贤方面显示了非凡的气度。范雎原为一隐士,熟知兵法,颇有远略。
- 秦昭王驱车前往拜访范雎,见到他便屏退左右,跪而请教:请先生教我。”但范雎支支吾吾,欲言又止。
- 于是,秦昭王第二次跪地请教,且态度更加恭敬,可范雎仍不语。秦昭王又跪,说:“先生真的就不愿意教寡人吗?
- 这第三跪打动了范雎,道出自己不愿进言的重重顾虑。秦昭王听后,第四次下跪,说道:“先生不要有什么顾虑,更不要对我怀有疑虑,我是真心向您请教的。”
- 范雎还是不放心,就试探道:“大王的用计也有失败的时候。”秦昭王对此指责并没有发怒,并领悟到范雎可能要进言了,于是,第五次跪下说:“我愿意听先生说其详。”言辞更加恳切,态度更加恭敬。
- 范雎经过5次觉得时机成熟,便答应辅佐秦昭王,帮他统一六国。
- 后来,范雎鞠躬尽瘁,辅佐秦昭王成就了霸业,而秦昭王千百年来也被人们所称誉,成为引才纳贤的楷模。
67.鲁迅理发的故事
- https://www.toutiao.com/w/1799721421937676/?log_from=487d6e4f6396a_171635264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