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 01.作品简单的介绍
- 03.收录文章须了解
- 04.作品的创作背景
- 05.几个人物的介绍
- 09.作品之主题思想
- 10.孔乙己有何故事
- 16.孔乙己名字来历
- 17.孔乙己大约死了
- 18.少年闰土逐转变
- 20.为何选弃医从文
- 21.鲁迅为人怎么样
01.作品简单的介绍
- 《呐喊》是1999年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鲁迅。主要讲述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 《呐喊》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作品通过写实主义、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多种手法,以传神的笔触和“画眼睛”、“写灵魂”的艺术技巧,形象生动地塑造了狂人、孔乙己、阿Q等一批不朽的艺术形象,深刻反映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间中国社会生活的现状,有力揭露和鞭挞了封建旧恶势力,表达了作者渴望变革,为时代呐喊,希望唤醒国民的思想。奠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1985年,日本出版的50卷本《世界最高杰作》,中国仅有《呐喊》与《论语》被收入;1999年6月,《呐喊》被《亚洲周刊》评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之首。
03.收录文章须了解
- ⑴《狂人日记》
-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一个“狂人”的故事,他害怕所有人的眼光,总觉得人们想害他,想吃掉他。医生给他看病,让他“静养”,他便认为是让他养肥可以多吃肉。他记得大哥曾对他讲过“易子而食”“寝皮食肉”之事,然后想起“妹”死时,大哥劝母亲不要哭,便认为妹子是被大哥吃了。
- “狂人”越反抗“吃人”,越被认为是“疯子”,当他完全失望于改造周围环境时,他也“痊愈”了,去某地当候补官了。小说中的“狂人”实际上是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周围都是被封建礼教侵蚀了灵魂的人,他所害怕和反抗的则是封建传统吃人的惯例。
- ⑵《孔乙己》
- 讲述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的悲剧遭遇。主人公孔乙己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但他在科举制度毒害下,除了满口“之乎者也”之外,一无所能,穷途潦倒,成了人们取笑的资料。
- 为生活所迫,他偶尔做些小偷小窃的事,终于被打断了腿,在生活的折磨下默默死去。小说通过对人物性格和遭遇的生动描写,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鞭挞了封建教育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戕害。
- ⑶《药》
- 表现了现代史上重大而发人深思的主题。作品描述华老栓用被统治者杀害的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蘸成“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的故事。
- 一个革命者为民众的解放而慷慨牺牲,他的鲜血却被民众当作治病的灵药,这种强烈的反差,有力地揭示了旧民主革命与民众的严重隔膜,揭露了长期的封建统治给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
- ⑷《明天》
- 单四嫂子的儿子宝儿得了病,单四嫂子为他四处求医,盼望着“明天”宝儿的病就能好。但是“明天”到来了,病魔无情地夺去了宝儿的生命。明天是什么,是希望还是绝望,单四嫂子不得而知,但失去宝儿后的孤独与痛苦却是真实的。
- ⑸《一件小事》
- 主人公“我”,是五四时期具有进步倾向的知识分子。虽然不能将其判定为革命者,但在他的身上确实有着许多体现出革命民主主义者思想情绪的特点:关心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痛恨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尤为厌恶腐朽不堪的孔孟之道。但他身上也有一定弱点,对劳动人民尚缺乏深刻的认识和正确的判断。然而,车夫的所作所为却使他极为震惊“我”在进行自我审视、自我省察、自我灵魂拷问中发现了“我”作为知识分子自身的“小”来。
- ⑹《头发的故事》
- 讲述了主人公N先生剪掉辫子后的一系列遭遇。N先生是一个有觉悟、有理想的人,因为觉得不方便而剪去了辫子,却遭到了周围人的蔑视和厌恶,因此他深感中国的守旧和顽固一一“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
- ⑺《风波》
- 写朝廷上换了皇帝没换皇帝对村里人思想的风波。揭示了农村人,也就是在封建思想摧残下的中国人安于现状、不问世事、没有拯救自己命运的思想,没有人的价值的认识。
- ⑻《故乡》
- 描写鲁迅冒着严寒回到了他阔别七八年的故乡的所见所闻,深刻揭露出封建等级制度给人的心灵造成的伤害。20世纪20年代中国农村日甚一日的破产景象在这个最初的印象中得到了形象的反映。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在这种生活背景下生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灵魂上的疏远,心灵上的毁灭。
- ⑼《阿Q正传》
- 阿Q,姓名籍贯不详,以做短工度日。阿Q自尊又自卑,对受居民尊敬的赵太爷和钱太爷独不崇奉,不是想自己“先前阔”,就是想“儿子会阔多了”,他总能在精神上获胜。被王胡揍了一顿,又被“假洋鬼子”打了一棍,想着“儿子打老子”便忘却了;调戏小尼姑便觉晦气全消。但这却勾起了他的欲望,尽管严守“男女之大防”,但又压不住自然的本能,就对吴妈叫着“我和你困觉”,被秀才的大竹杠打了一顿,阿Q的爱情梦被打破,随即生计又成问题,于是打定进城。回来时获得村里人一时的敬畏,但人们探听底细后又对他“敬而远之”。得知革命党进村,本是“深恶痛绝”,但一看举人和村里人都怕他们,便有些神往,然而阿Q却一直没弄懂革命,直到被抓、被杀。临死前的遗憾是画押的圈不圆。小说深刻地表现了封建文化窒息下形成的中国国民的劣根性,阿Q则是这种国民性弱点的集中表现。“精神胜利法”是阿Q的主要特征。
- ⑽《端午节》
- 主人公方玄绰是小官吏又兼做教员,早年也曾觉醒过,后来却消沉了。他严于责人,宽于责己,思想严重退坡,喜欢“差不多说”的“精神胜利法”。
- ⑾《白光》
- 描写没落的旧式知识分子的小说。主人公陈士成参加科举考试,考了十六回,回回落榜,也没有捞到秀才,终于变得精神失常,最后投湖自尽,了结了自己的一生。鲁迅通过对这个人物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的本质,对人物本身也作了彻底的否定。
- ⑿《兔和猫》
- 描写一个家庭主妇三太太在夏天给她的孩子们买了一对小白兔,小说就围绕着兔的出现和消失展开起伏曲折的故事情节,表达了作者对弱小的同情,对随意欺凌弱小者的憎恨。
- ⒀《鸭的喜剧》
- 以鲁迅与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住在一起时的生活为素材,表现出两人深厚的友谊,同样也是爱的抒情。
- ⒁《社戏》
- 所叙“我”的三次看戏。开篇用近三分之一篇幅写“我”在北京的两次看京戏,后用三分之二多的篇幅写“我”小时候在故乡去赵庄看一场社戏。两次看京戏都窝窝囊囊心绪极坏,而看社戏却是意趣盎然永生难忘。三场戏发生在两个地点:都市和乡村。有意味的是,三场戏都枯燥乏味,三场戏都没看到什么,看戏的“我”三次都中途告退,但作者的心情却截然相反。北京的两次看戏叙述中,透露的是一种沉重的压抑感。整篇小说的感情基调就是都市和乡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衷心向往和对农民的深厚感情。
04.作品的创作背景
-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鲁迅应邀到南京教育部任职,不久随政府迁到北京。但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各派军阀窃取了革命成果,军阀混战,民不聊生。鲁迅本希望能为教育事业的革新贡献力量,但根本无事可做,内心无比的孤独和苦闷。
-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即《新青年》)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 当时《新青年》的编辑钱玄同来向鲁迅约稿。鲁迅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中看到“新世纪的曙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鲁迅受到极大鼓舞。
- 鲁迅相信只要“大嚷”起来,就有“希望”唤醒“熟睡”的人们,就有毁坏那关着“熟睡”人们的黑暗的“铁房子”的希望。鲁迅答应了钱玄同的邀请开始写文章,鲁迅对《新青年》的编辑们怀着尊敬与赞赏,又感到他们“或许是感到寂寞”,所以他要“呐喊”,“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又连续写了十几篇短篇小说,1923年鲁迅将1918年至1922年创作的15篇小说辑成《呐喊》,其中《不周山》一篇后收入《故事新编》中。作者鲁迅曾说:“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因而,《呐喊》是听革命前驱的将令的作品,也就是服从于“五四”反帝、反封建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遵命文学”。
05.几个人物的介绍
- 孔乙己
-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封建科举制的殉葬者形象。孔乙己是一个善良而诚恳的知识分子,然而被封建思想所毒害。他从科举的阶梯上跌落下来,又不屑于同劳动者为伍,成为不上不下的“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唯一的人”,因穷而偷,由偷而被打断腿,最后悲惨地被黑暗社会所吞没。孔乙己被封建意识腐蚀,完全丧失了自我意识,没有觉悟。不思振作,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作者鲁迅虽寄以无限的同情和哀怜,但不得不把他作为封建科举制的殉葬者而沉痛鞭挞。
- 阿Q
- 《阿Q正传》中的阿Q——中国国民劣根性的典型代表,他的性格是充满着矛盾的。鲁迅后来曾经说过:阿Q“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一方面,他是一个被剥削了劳动的很好的农民,质朴,愚蠢,长期以来受到封建主义的影响和毒害,保持着一些合乎“圣经贤传”的思想,也没改变小生产者狭隘守旧的特点。另一方面,阿Q又是一个失掉了土地的破产农民,到处流荡,被迫做过小偷,沾染了一些游手之徒的狡猾。阿Q性格的某些特征是中国一般封建农村里普通农民所没有的,即瞧不起城里人,又瞧不起乡下人;从自尊自大到自轻自贱,又从自轻自贱到自尊自大,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样典型环境里典型的性格。出现在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是其最为典型的性格。
- 七斤
- 《风波》中的七斤——毫无民主主义觉悟的落后农民的典型。他是当地著名的见过世面的“出场人物”,甚至于受到众人尊敬,有“相当的待遇”的。然而他听到皇帝坐龙庭的消息后的垂头丧气,对妻子责骂时的隐忍,迁怒于女儿时的内心郁闷,实际上却显示着他是一个麻木胆怯,愚昧鄙俗的人。
- 闰土
- 《故乡》中的闰土——为苦难的生活现实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碾碎了的农民的典型形象。作者借助于三个对比,透过肖像、衣着、心理、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刻画出前后两个不同时期里闰土的不同形象,展示了中国农民的多灾多难、凄苦悲凉的不幸厄运。少年闰土:健康、活泼、天真、勇敢、机智、无忧无虑、聪明伶俐,且饱含着生命力。而三十年后,闰土变得呆滞、麻木、沉默、迟钝、早衰、自卑。
- 华老栓
- 《药》中的华老栓——中国20世纪初长期生活在封建统治者“愚民政策”下既勤劳善良又愚昧麻木的无知、落后的民众形象。他勤劳、善良、俭朴,生活十分艰辛,地位低下,盖的是“满幅补钉的夹被”,“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还要对客人“笑嘻嘻的”。为了给儿子治病。不惜拿出长期辛勤积攒下的钱;他愚昧、无知、麻木,深信着人血馒头能治病,为能买到这种“药”感到“爽快”、“幸福”,只关心着儿子的痨病。完全对革命者的牺牲无动于衷,对刽子手却毕恭毕敬;这一形象令人既同情他的处境和悲惨遭遇,又悲叹他的愚昧落后,从而使人们对封建统治阶级愚弄人民的罪恶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09.作品之主题思想
- 《呐喊》的题材主要是针对“铁屋子”式的一直苟延到现代世界的古老中国。
- 《狂人日记》对这个古老中国做出了全景式的描绘,得出了“传统吃人”的结论。这篇小说的深刻之处在于它是从价值理性而非工具理性的角度来否定吃人的。在《狂人日记》中出现的几次“吃人”,其目的都是为了治病或是救命。特别是关于人肉可入药的问题,作者鲁迅并没有批判其“愚昧”。
- 因为鲁迅认为即便它是有效的,就好像即便吃人、吃死人可以实实在在地救一时之疾病与饥饿,也绝不能这样做——因为它是对人性的败坏,是对人的尊严的践踏。在一个人可以吃人的社会里,“难见真的人。”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作者鲁迅将传统中国的罪恶上升到了戕害人类根本价值的高度而给予了最严厉的批判。
- 新文化运动的两大主题——启蒙和救亡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有彼此的矛盾和冲突。所以,《狂人日记》的重心在价值理性所连接的启蒙。
- 对平民的精神进行描述
- 在《药》、《明天》、《风波》、《故乡》、《阿Q正传》等作品中,作者鲁迅对古老中国中那些没有知识、处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的精神状态进行了细腻的刻画,含蓄而深刻地揭示了底层人民悲剧的根源。
- 如《明天》,其故事是讲单四嫂子的儿子宝儿因病不治、办丧事的经过,但真正感到彻骨寒意与悲凉的却并非一个母亲的丧子之痛本身,而是一个母亲在努力救助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所遭遇的欺骗、敲诈、伪善。为了治好儿子的病,单四嫂子使尽浑身解数:求神、许愿、吃单方,到最后一个“压轴法子”——寄望于何医生。求医过程中最令人绝望之处并不在于医生的冷漠,甚或于庸医的无能。因为前者出于一种职业的麻木,而后者则实在是能力所限,都还情有可原。最绝望之处是何医生开的方子:“这第一味保婴活命丸,须是贾家济世老店才有。”连单四嫂子这样一个粗女人也模糊地想到,何医生、贾家药店和自己,正是一个三角点关系。何医生开的药材,非要在贾家的济世老店才有,这说明何贾两家存在着共同的经济利益关系。
- 单四嫂子的求医问药实际上使自己必然地落入了一个陷阱,成为替有权势的人聚敛财富的工具,“自救”变成了“自残”。待到儿子死后,办丧事的事宜更成为周围人狂欢的盛宴:“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这恰是作者鲁迅所说的“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的真实写照。
- 在作者鲁迅笔下,这样的残酷并非那种鲜明的一看便知的压迫,而是已经渗透到被压迫者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些被压迫者身处其中而不自知,在接连的悲惨命运面前只能感到茫然、无助而终于麻木。他们的人格在此过程中逐渐被奴化,习惯了压迫而毫无自觉反抗之心。华老栓、闰土、阿Q的生命历程大抵如是。甚而如《风波》这样带有喜剧色彩的小说,主人公七斤一家逃过一劫的快乐让人感到其实也不过是蝼蚁的一次成功偷生而已,反倒更显出其生命的卑微。
- 对知识分子的描写
- 而在《孔乙己》、《端午节》、《白光》等作品中,鲁迅的笔触则集中到古老中国所培育出的知识分子身上,描绘了他们被封建专制文化所扭曲、戕害的精神人格。
- 即如孔乙己,尽管他身上有着一种可贵的温情,但是他缺乏人格的独立精神。他聊以自慰、努力维持的“穿长衫”的读书人身份不过是一种本能的自尊,与现代意义上的自由人的尊严相去甚远,而且还使其不断受到戏弄和侮辱。
- 《白光》中的陈士成与孔乙己相仿,缺乏独立自主的个人追求,在封建文化价值观与科举制度的压迫下不堪重负而发疯自尽。
- 《端午节》中的方玄绰,尽管表面上已经算是一个新式知识分子,但是内心深处委琐、平庸、虚伪而不自知:“只是每到这些时,他又常常喜欢拉上中国将来的命运之类的问题,一不小心,便连自己也以为是一个忧国的志士:人们是苦于没有‘自知之明’的。”这正是中国封建文化一面教人学孔孟修身养性,一面又以学习孔孟之道为仕途晋身敲门砖所必然导致的虚伪文化生态长期熏染的结果。
- 对人的价值呼唤
- 《呐喊》中的《一件小事》、《鸭的喜剧》、《兔和猫》、《社戏》等,矛盾冲突不那么激烈,内容也相对轻松,似乎与“呐喊”关系不大,风格、题材皆和集子中的其他小说有相当距离,但其中也贯穿共同点,即对人的尊严、生命尊严、生命价值的呼唤。《一件小事》歌颂了一个世俗眼光中的渺小者的灵魂同样可以高大;《兔和猫》等作品充满了童趣,借儿童天真烂漫的天性和特殊的体验事物的视角,抒发了热爱生命、热爱自然、友善待人、同情扶助弱小者和为了被扼杀的生命除暴复仇的情怀。和前面的小说不同,这几篇小说更多的是从正面抒写生命的可贵,为奋斗的人树立前进的希望和目标。
10.孔乙己有何故事
-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⑶,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16.孔乙己名字来历
- 如何理解鲁迅《呐喊》孔乙己文中的“上大人孔乙己”,你知道孔乙己的来历吗?
- 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做孔乙己。这个是出自于鲁迅先生的《呐喊》,记得上中学那时学过这篇文章。
- 由于《上大人》篇很短,作为流行的开蒙习字教材,至宋明基本固定为二十五字,全文为“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后清代改丘为孔,直至民国,就是孔乙己名字的来历。
- 至于上大人篇的来源,基本不可考,由于内容简单,便于教学,且又阐释了儒家基本常识,所以代代相传。从儒家影响考虑,最早应不超过汉代,有文字记载的《上大人》部分,目前发现较早的留存有唐代敦煌写经卷子背面习字用的残篇。
- 这二十五字简单说来就是上大人(夫)是对孔子的敬称,恰恰又凸显出了传统礼教对孔子的一种崇敬。上大人不说了字面就是尊称为在上,大人等等。丘(孔)乙己就是孔子本人,孔子姓孔名秋字仲尼,孔子之异母兄名伯尼,仲就是二,也就是乙,这也是孔老二这说法的由来。至于孔乙己的己是指孔子生年,公元前552年己酉年,所以叫孔乙己。这里补充一点,孔子生年因史记及部分历史资料记载,目前公认为公元前551年,而实际考证历法,我比较采信公羊传和谷梁传前552年的说法。
- 至于用在了鲁迅的文章《孔乙己》中,说人们以这句来命名孔乙己这个被瞧不起孔姓的读书人,一是对当时一种社会价值观的嘲讽:孔子之后,只会乙己,却未能登厅雅坐而慢慢饮酒,并且身着长衫还满口半懂不懂的之乎者也,迂腐至极。 其二,当时人心冷落到,对此可怜之人,尚且连名不愿知晓,而仅仅愿意起个诨名打趣消遣,这样社会文化心态下的“鲁镇”,人们只想着看到别人出丑,活的更惨,更让人觉得生活比他(孔乙己)好,自己不是笑话,孔才是笑话,甚至,他的名字本来就是个笑话。当时的社会,鲁迅先生的笔外之音,就是想呐喊着告诉世人,我们活在一个人间喜剧的悲剧年代。
- 孔乙己每每出现,都会受到众人的嘲笑,挖苦他的伤痕背后的偷书之行,嗤笑他在进退两难之时使用“君子固穷”、“者乎”这类难懂的词为自己做辩解。屡试不中的孔乙己,即使知道“回字有四样写法”,在人们的心中也只能是一副落败者、无成者的形象,无功无名,受到人们的嘲笑。在科举制度下,考取功名几乎成为了人们衡量一名书生水平的唯一标准,穷困潦倒、空有一腔四书五经之学问的孔乙己得不到世人的认同,在那个凉薄的时代,一度得不到任何人的同情,尽是被不断地戏弄、被不断地看轻。正如丸尾常喜先生所写到的,知识分子的知识的脆弱与精神的穷困,使孔乙己在严酷的现实中面对着“隔绝与寂寞”。在这个层面上,鲁迅对孔乙己似乎多了一份同情。然而孔乙己身上也有令人无法忽视的的一面,即“窃书不能算偷”这一类的精神胜利法,以及孔乙己背后所展现的荼毒旧社会知识分子的科举制,这些都是受到鲁迅批判的。这么看来,对于与“科举鬼”有相似之处的孔乙己一类,也是被鲁迅的笔锋直指的对象。简单来说孔乙己带有穷酸读书人的形象。骨子里确实还留着读书人的风骨,看着看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的人物形象。
- 关于更多详细内容,可以看我的博客大汇总:https://blog.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79832978 或者 https://blog.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82972318
17.孔乙己大约死了
- 为什么文章中说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注意是大约,有何含义?
- 因为没人会真正关心他是死是活,只关心他能不能使店内外充满快活的空气;或者他到底还钱没有,以及他是不是被打断了腿。人们更多的是把他当作一种乐子。
- 说“大约”,是因为鲁迅自最后一次与孔乙己见面后,已经很久没有再见过孔乙己,但活要见人,死也得看到尸体,鲁迅二者都没有见到,因此算作是一种猜测。说“的确”,是因为按照孔乙己的性格与状态,按照当时的社会背景,孔乙己这样的情况,想必也是很难活下去的,饿死或者被打死也基本只是时间问题了……在那个年代,死个认识的人会对别人有什么冲击,也许挺常见的吧。但这种事在作者心里一定是有冲击的。
- 可能这句话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和讽刺。孔乙己,死了,然而封建的科举制度,那种封建腐朽的思想,人民的麻木不仁,却没有丝毫的变化,这可能才是鲁迅当时所痛心的吧……用一种黑色幽默的笔法来描述这一平常而不忍目睹的赤裸惨剧。
- 孔乙己,他非常的穷,只能与短衣帮们一起站着喝酒,然而他却坚持穿长衫,保持着自己读书人的身份,明明是偷书,却硬要说,窃书不能偷,以维持读书人的体面,而在鲁迅看来,他最为可笑的一点,虽然他知道茴字的四种写法,但这些学问都是没有什么用的,他完全是个社会的多余人。
- 关于更多详细内容,可以看我的博客大汇总:https://blog.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79832978 或者 https://blog.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82972318
18.少年闰土逐转变
- 为什么鲁迅笔下机灵的闰土成年后变得麻木,你还记得少年时候的闰土吗?
- 少年时候的闰土
-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 当时的闰土是多么的天真,不停的在给鲁迅描绘乡下的故事。最经典的属月下刺猹,描绘的是那么的细致,甚至让鲁迅在20年之后还能记得起来。当时的闰土十岁的样子,由于一直生活在农村,性子也是非常的洒脱。一举一动之间都是充满着孩子特有的童真,而我们通过鲁迅的笔尖,似乎都把自己带入了进去。
- 少年的闰土,便有着我们最珍贵的“天真”。没有阶层观念,有点生涩,只跟迅哥儿说话。会捕鸟,会讲故事,知道很大的世界。两个孩子,在离别时,哭着不肯离开。因为想让他捕鸟,便到后来托他的父亲给我寄了羽毛过来。因为提过海边有五颜六色的贝壳,便给了寄了好多贝壳来。
- 闰土成年后会变得麻木
- 小说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包括生活的巨大压力,穷困潦倒的生活等等。但是,总而言之,根本的原因并不在于生活,而是在于:等级。
- 闰土变得麻木,根本的原因不是生活压垮了他,而是他全盘接受了自己作为社会底层的卑微命运。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当成年后的闰土在别离多年后,对成年后的迅哥儿吐出的那两个字:“老爷。”这两个字,浓缩了两个人半辈子的命运,也浓缩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
- 发生变化的过程
- 变化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阶层压迫——底层失去尊严——失去独立人格——辛苦麻木。
- 再艰苦的生活,再穷困的境遇,再多舛的命运,都不一定能够压垮一个人,也不一定让一个少年从天真烂漫变得辛苦麻木。自古以来,兵荒马乱的时代常常有,反而会涌现出各类英雄豪杰。唯独社会等级的森严,却会导致底层的人不得不出卖尊严,奴颜婢膝。因此,是阶层和阶级的压迫,才促使了闰土失去了个体的独立,才使得闰土意识不到自己和所谓的“老爷”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最终推动他成年后转变成了最普通的底层人士。
- 从童真到麻木
- 其实从童真到麻木,基本上是每一个成年人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因为这个社会不允许你童真,无论是闰土也好,或者是鲁迅也罢。虽然鲁迅没有麻木,但他也失去了童真。正如他在故乡当中所写,当他见到闰土说的第一句话——“阿!闰土哥,——你来了?……”接着就一时语塞了,他想告诉闰土角鸡,跳鱼儿,贝壳,猹的故事,但是不知道被什么挡住了。
- 这里我告诉他是什么挡了,挡住的是逝去的童真。因为鲁迅看到闰土的情况后,他也清楚这个时候再去说童真有点不现实。而闰土就真的完全失去了童真吗?确实失去了,但是还记着一点。当鲁迅叫他闰土哥的时候,他的脸上是惊喜和凄凉的复杂内容。惊喜的是鲁迅竟然叫自己闰土哥,凄凉的是自己配这个哥吗?
- 他自己努了努嘴,似乎也想去回应鲁迅的童真。但是现实告诉他不能,随即脸色又变得严肃起来。“老爷”两个字又把两个人拉回到了现实,只是拉回到了不是同一层次的现实。即使鲁迅家道在没落,他所处的现实层次也远远的高于闰土。而就是这个高度差,让两人失去童真之后,朝着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鲁迅变成了老爷,闰土变成得麻木。
- 关于更多详细内容
- 可以看我的博客大汇总:https://blog.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79832978 或者 https://blog.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82972318
20.为何选弃医从文
- 为什么鲁迅说:“学医救不了中国人”?后来为什么弃医从文呢?
- 鲁迅为什么学医?
- 鲁迅学医,用他自己的说法,是因为一些幼稚的原因。但是在呐喊自序里,这个幼稚的原因其实给少年周树人带去了很多痛苦的回忆。鲁迅原本是小康之家,因为父亲科举作弊,受到惩罚之后家道中衰,这本身就是一个痛苦,再加上父亲晚年生病,耗尽家财。少年周树人不但要遭受家族亲人对他们家的嘲笑,还有接受当铺势利眼的轻视。可能就是这些造成了鲁迅敏感好斗的性格。而父亲被中医治疗无效,更让鲁迅认为,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局,父亲的死与中医无力有关。他报考医学,很大程度上有痛恨庸医误命的意味在里面。如果从心理层面分析,鲁迅或许要以学习西医为手段,减轻父亲死去对自己造成的心理伤害,学习西医,也是为死去的父亲做些什么。反过来说,鲁迅学医,并不是对于医学有浓厚的兴趣。这似乎也可以解释鲁迅在日本学习医学的时候,成绩一塌糊涂。
- 在当时政府腐败黑暗,民不聊生,国民体质多病多难,被称为东亚病夫。此时的他发誓要学医为国民医病健体,报着忧国忧民的思想东渡曰本求学于曰本仙台医学院(参考鲁迅<滕野先生>)。
- 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
- 有次,鲁迅在学校礼堂看一部电影(啥电影名记不清了),是关于日俄战争,这场战争是在中国的土地上日本胜出的一场日本与俄国为争夺在华利益的狗咬狗的战争。此时大批的中国留学生和日本人一起欢呼,这时的鲁迅是眼里流泪,心里流血。看到了国家国人之麻木,贫弱的中国不是身体有病,而是思想有病。让鲁迅认识了当时中国人的思想病更严重,这时鲁迅为了救中国,决定弃医学文,给中国人治思想疾病。为唤醒国人毅然决然弃医从文。
- 鲁迅先生认为学医只能为人解除病痛,医道好的医生能延长病人的寿人命。而在鲁迅的年代中國人,从上到下,不管什么阶层的人思想和观念都被封建迷信,愚味无知的思想观人念紧紧的束缚而不能挣脱,又不想挣脱的思想病态之中,因此他认为拯救中國必须先拯救國人的灵魂开始,但他负出了多少艰辛和努力最后由于积劳成疾而病故。
- 鲁迅弃医从文的意义?
- 鲁迅弃医从文,中国少了一个三流医生,多了一个超一流的文学家。对于鲁迅的意义,有时候外国人可能比我们国人看的更客观清晰。大江健三郎评价鲁迅是20世纪亚洲最伟大的作家。而弃医从文取得巨大成就的人还真不少,鲁迅,郭沫若,毕淑敏,余华,冯唐,如果把边界再扩大一点的话,孙文,格瓦纳,柯南道尔,渡边淳一。我猜想,或许是医学的严谨训练,能够让这些人能够更加冷静深邃的观察身边这些庸俗的日常,并且解剖出其中的深刻意义与价值来。在铁锤看来,鲁迅的文学价值不在于革命,而是对于人性深刻的洞察和描写。
- 《孔乙己》里面有一句话让铁锤终身难忘: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话一直让我难忘,岁月增长,我会用这句话来审视身边的人和舞台中央的人,有的人自以为很重要,有的人被看做很重要,可是实际上呢,有没有他,根本没有区别。这句话很残酷,也很现实。
21.鲁迅为人怎么样
- 鲁迅的为人怎么样?以前读书时候是否有神话鲁迅本人的修为?
- 鲁迅为人怎么样?
- 这个问题其实是非常复杂的,我思考了一下,就我读到的材料来说,鲁迅是一个非常精明,有主见,处在中国新旧传统观念交界点的一个人,因为他没有给自己写下自传,我们只能从他的文章和别人眼中来分析他的为人了。
- 鲁迅有点同时代文人的特点
- 就是比较谦卑,虽然他因为白话文小说而出名,但他本人非常谦卑的认为“写的东西竟然有人会看”。
- 鲁迅对稿费非常的计较,甚至不惜打官司,可以说他懂得规则的重要性。林语堂等人讽刺鲁迅,说他有点斗犬精神,反过来不就说明自己没有了“斗”,就只有摇尾巴的办法了吧。
- 在北京当文员的时候,也算是有些朋友交际,后来因为大家都出了名,渐渐的疏远了。明白点,就是鲁迅选择了看底层,很多文人选择了看同类。
- 泰戈尔访华,大多数文人都趋之若鹜,只有鲁迅冷眼旁观,还在文章里嘲讽一番,鲁迅的自持也是可见的。
- 批判国人劣根性以及对待日本等列强国态度
- 先生的作品,的确大多数,是描写国人在昏暗年代的麻木不仁,懦弱无能,很少痛骂日英法俄,这些欺负咱们的国家,特别是日本。有人说,鲁迅对日本有好感,他有日本朋友,所以他在民族问题上有瑕疵。这种观点可笑。鲁迅对日本确实有好感,他在不少文章里面,说过日本有值得中国人学习的地方,其中一点就是日本人的认真,鲁迅对比说:“中国人是凡事太不认真,而日本人是凡事太过认真。”鲁迅是借描写日本,来指出中国国民性问题。
- 先生曾经在日本留学,他的思想启蒙老师,藤野先生,给他的影响很大,所以,日本普通老百姓,对于鲁迅来说,并非是魔鬼,而是最为普通的人。如今,我们也曾经历过被人家欺负到家门口的事情,我们也一个劲儿的骂人家,咒骂他们怎么这么的不符合什么原则。有用吗?自己不发奋图强,你那就是精神胜利法。
- 负面信息,抛弃朱安女士
- 就个人品行而言,这也是很多人指责鲁迅的地方。主要是一大罪状,抛弃朱安女士。在当时抛弃糟糠之妻,另娶新妇的真不少,相当一批的有名文人都做过类似的事情,理由之一就是糟糠之妻没文化,没有共同语言。朱安女士跟鲁迅的婚姻,是鲁迅母亲一手包办的,鲁迅一直未承认这桩婚姻,他从结婚起就未与朱安女士同席,他形容这件婚事是”母亲娶媳妇“。后来,朱安女士几乎守了活寡,而鲁迅也直到遇到许广平才结婚。这是时代婚姻的悲剧。鲁迅为什么不与朱安女士离婚?很简单,在当时离婚了的妇女,在社会上是没有任何地位的,生活是很艰难的。三弟建人享受他的光环,说娶朱安一直视为陌人,也一直不间断寄钱养她。